首页 » 正文内容 » 申力:花轿的故事

申力:花轿的故事

时间:2023-11-21 10:35:41  热度:0°C

花轿的故事

文/申力

轿子诞生于夏朝初期,直到汉代才兴起,北宋之前,轿子是官轿,是***的象征,到了宋高宗赵构才让轿子扩到了民间。

北宋末年,金兵压境,当时的康王随着皇亲国戚南逃,与众人失散,逃到一个小村落,见一个农家姑娘坐在一个大箩筐上,在门前做针线活,急忙上前求救,眼看金兵即将追到,姑娘急中生智起身将箩筐罩住赵构,用花围裙盖在箩筐上,金兵赶到,问姑娘是否见一男子跑过,姑娘抬起看着做针线的眼睛,用手朝南一指,金兵追了过去。

赵构脱险后,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向姑娘表明了身份,与姑娘约定,***后,迎娶她进宫,以花围裙为证。

赵构称帝后,派出使者,抬着皇家花轿,半副銮驾仪仗,凤冠霞帔来接姑娘,却见全村有姑娘的人家在屋檐上挂出了同样的花围裙,使者分辨不***假,回禀了赵构,无奈之下,宋高宗下圣旨,将皇家花轿,半副銮驾仪仗,凤冠霞帔赐给宁波一带女儿出嫁时使用,以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

由于有了此喜剧,宋高宗废除了有关轿子的禁令,轿子成为民间婚嫁,抬新娘的用具。

当迎亲的队伍抬着花轿,来到女方家,女方不会出门迎接,将大门紧闭,俗称拦门,娶亲的人带着礼仪,请求:时辰到,请开门。

女方隔着门向外说道:喜事来,红包到。

新郎赶紧抢前一步,塞进红包,递上***。

门开了,男方的礼宾先生同女方的伴娘彼此道贺,女方的亲属端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红茶,犒劳男方宾客,一切准备就绪,唢呐锣鼓齐奏乐,烟花爆出喜庆,请新娘子上轿,新郎身着大红状元装喜气洋洋在轿前带路,走上婚姻的殿堂。唢呐吹响《出门调》,锣鼓敲起了《催亲曲》。

旧时,上轿之前,新娘一定要哭,哭得越响亮越好,俗称哭嫁,哭嫁表达对家人的难舍难分之情。

有花轿,就有抬轿的轿夫,轿夫一般是四个人,行进中脚步要稳,步调要协调,前面抬轿的人要向后面抬轿的人传递路上的情况,一种前报后答的恢谐号子诞生了。

一切准备就绪,头扛轿夫喊道:起轿。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才离开了新娘家门,一路上,轿夫们采取摇、摆、抖,喊着号子,戏逗轿内的新娘,随着鼓乐的高亢,迎亲的人赶紧为路人发喜糖,以示喜庆,场面甚为壮观。

作者:申力,笔名申维希,先后在《作家》、《重庆工人作品选》、《重庆文艺》、《星星》、《诗刊》、《重庆诗歌年鉴》、《江津文艺》、《东方散文》、《中国旅游文学》、《现代诗歌》、《天府散文》、《文学顾事》、《文学时代》、《情感文学》、《东方诗人》等报刊上发表作品数百篇,有《红月亮诗画***社》、《江南诗画***院》、《相约金话筒》、《笑傲文学》、《彩虹文台》、《南极光文学》、《诗韵墨语》、《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免责声明:
1. 《申力:花轿的故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83404919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