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家长报班逻辑的总结

时间:2023-11-21 10:35:13  热度:0°C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

有总结才有沉淀,才有收获,

学习是如此,工作道理也是如此。

我因为公号上的文章偶然被一些行业的大佬看到,

得到认识到行业的大佬,可以当面请教。

若没有公号的契机,这些大佬时间那么宝贵,其实不大容易能认识到。

所以说,多总结,多分享,没啥坏处。

上周,听到一位老师说的“从众心理” ,引起了我对于家长报班心理逻辑的思考。

你还别说,家长是各种各样的,在对待同样一件给孩子报班这件事,也是分很多不同类型的。

今天,我们就这点来说道说道,我观察的,经历的,总结的。

第一类家长,也是每个人周边比较常见的。

“跟风型家长”。

先下结论,再做分析:这类家长是超大型机构的最爱,目标客户。

这类型家长的“从众心理” 是最重的。

往往会被超大机构通过大型专家讲座,大型名师讲座,各种进校讲座,

报名窗口期,限时联报优惠,再加上学管的“临门一脚” ,脑子一热,刷卡交钱,一条龙办下来。(这个跟有些奶茶店请人排长队道理是一样的)

至于,这个班级,这个产品到底适不适合自家的孩子,往往这类型的家长是没有多想的。

他们一般想的是,同年级的张三,李四,王五,都报了。

我也赶紧报名吧。

对于孩子,这类家长比较属于“愿意花钱,不愿意花心思”。

往往这类型家长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太顶尖。

他们决策容易受到周边学霸孩子的家长影响,

殊不知有时候学霸合适的,自家孩子不见得也合适。

同时,由于这类家长想法容易左右摇摆,所以这类学生流动性也相对较大,

很多时候流转在各大机构之间。

这个月考了,孩子考不好,他们就会开始考虑换机构了,把孩子从机构A转到机构B /

下个月期中考了,孩子又考不好,可能又会从机构B转到机构C////

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对自家孩子的准确定位分析,

容易急于求成。

往往找到孩子学不好的症结所在,头痛医脚的事没少干。

或者,部分极端的情况下,容易找“ 背锅侠” ,以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回避事实。

你问我为什么了解这么清楚。

因为,我以前也在机构待过。

我看过,有个家长在孩子考后,冲到校区,对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大吼,拍桌子。。。。。

其实,那孩子我见过,凭心而论,属于学习品质极差的。

(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完全归因老师,本身可以说是一种逃避心理)

还有,在前几年,我刚开始做工作室的时候,

我也曾因为没有建立招生标准,招收了部分不合适的学生,

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和心血,

最后落得一顿埋汰,吃力不讨好。。。。。

所以,这两年,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属于招生比较苛刻的,

没个六七成的把握,我是不敢招进来的。

还有,就是和家长的沟通很重要。

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就是那么微妙。

有时候一个人与一个人相处,

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来到底能不能聊到一块。。。。

如果补习老师和家长对一些问题的聊不到一块,那么这个沟通就会很痛苦。

我也总结出自己的“ 雷区” : 过分“强势” 的家长不能接受。

因为过分“强势” 的家长容易固执己见,非常不容易接受老师的建议。

而且过分强势的家长(特别是妈妈),很大概率儿子会比较懦弱,女儿会比较叛逆,这都是经验所得。

这个性格特点,本身就是学生变成尖子生的阻碍,我以前文章提到过这个,我称之为“情感阻力过大”。 学习恰恰需要的是心平气和。

有时候,微信上一些机构的老师会对个体工作室老师表示羡慕,

因为个体老师是有得选的,机构老师是“被安排的” ,没得选。

而说实在的,大部分学管在招生的时候,

哪里会管你老师到时候能不能教得下去!

天花乱坠一顿承诺,卡一刷,提成到手。

我有一句“名言” : 收钱一时爽,教起来的痛苦是长期的。

问题在于,在大机构,收钱爽的是学管,教起来痛苦的是老师,

这两个环节是分开的,这个从机制上来讲就是很大的问题。

第二类型“崇尚素质教育”的家长

崇尚素质教育,其实又分两种。

一种是真的搞好了素质教育。

小朋友成绩不见得是最好,

但是小朋友专注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能力,这些方面都很不错。

即使暂时成绩不算顶尖,由于孩子各方面素质不错,潜力很大,只要合理引导,早晚后发先至。越到初中,高中,这种孩子的表现会越好。

这种真的搞好了素质教育的家长,本身各方面的素养也是很高的。

下结论:这种家长,大机构的营销对他们作用不会很大。

他们本身具有对课程优劣的***判断,所以很多流水线方式的课程他们可能是看不上眼的。

除非授课老师真有独到之处,不然他们会觉得非常没必要。

这是其一。

其二, 即使你的课程非常好。

他们也不一定是长期学员。

因为在大部分家长觉得补习是刚需的情况下,

在他们眼里,补习就是甜点,

好吃就吃两口,也不见得天天吃,长期吃。

所以,我有时候和其他老师聊天,会说到,如果这类型的学生没有续班,

不要伤心,不要难过,这并不是你的错,这是不可抗力,

你不可能说服一个人天天吃甜点。

而且,据我经验,如果你的课好,即使这种学生一时离开了,到了关键时候,到了需要你的时候,他们还会再回来的。

那么这类型的学生,对于机构来说,最不容易服务好。

对于工作室来说,一般也不能算最好的客户,因为这类型的客户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哪天来,哪天走,完全看天气。

对于我来说,这类型客户,我保持一个原则,

要来的时候欢迎,因为孩子也比较好教,家长个人修养也好,绝不可能出现扯皮的事情,孩子该是如何,家长心里一清二楚。

要走的时候欢送,也不做挽留和说服( 说服是没用的,掉价,太low),

互相有个美好的回忆,哪天***还会再见的。

第二种崇尚素质教育的,属于搞了假的素质教育,

很有可能把孩子搞到中专。。。。。。( 不是所有的中专生都是如此原因,不要扩大化)

他们一般会崇尚“快乐童年” , 然后口头禅是 “ 我对孩子的要求也不高,中等就好。。。。。”

然后,就放任孩子随意发展。。。。( 不知道培养了什么素质)

若是孩子智商偏高的话,还可以混个中上,但是学习习惯会很差。。。。

若是孩子智商平庸,估计就会垫底。。。。。。。

这类型的家长一般会在小学,初一,初二,无所作为,

然后在初三火烧眉毛。。。。。。

此处省略一万字。。。。。

不管怎么倒腾,大概率要么高价国际班,要么没高中。。。。。。

因为这类孩子我见多了,主要在机构待的时候见很多。

自己做工作室见得很少,因为工作室主要靠转介绍,

一般家长也知道我的风格,不会给我介绍这类型的。

这类型的客户,有得选的时候,一定不要收。

我对熟悉的老师是这样建议。

原因很简单,你对孩子严格要求,孩子会吃不消(没那个习惯),

家长也非常心疼(彷佛读书会读出人命) 。

话虽如此,但是由于也是花了钱的,所以家长一定还是希望成绩能像雨后的春笋一样,节节攀升。。。。

事实上,一点辛苦都受不了,能出成绩才怪。。。。。。

本来想一口气把所有类型家长分析一遍 ,

会花太长时间,

如果后面这篇转发和阅读的人比较多。

再补续篇,把其他类型的家长的特点也介绍一遍。

大约有个七八种吧。

Plus ,看我文章的家长一般需要比较强的心理素质,太玻璃心的不建议长期收看,因为容易对号入座,扎心。

END

免责声明:
1. 《我对家长报班逻辑的总结》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83404919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