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娜‖浅谈律诗的对仗

时间:2023-09-20 06:19:43  热度:0°C

浅谈律诗的对仗

陈素娜

一 、对仗的概念与功能

对仗,指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中古时期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就是两组很好的对仗。对仗体现了诗歌“均衡美”的特色,可使诗词在形式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增强意蕴,给人以审美享受,它是汉语所特有的***手段。

二、律诗对仗的规则与要求

(一)平仄相反

指出句和对句相同位置的字平仄相反。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除明和清都是平声外,其它的平仄都是相反的。尽管明和清平仄相同,依然称得上好对。因符合“一三***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

(二)词性相同

指出句和对句相同位置的字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特别讲究数词对数词,方位词对方位词,专有名词对专有名词,叠字对叠字等。

词的分类是词语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可分为下列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如很、甚)8、代词(如吾、尔) 9、连绵词(如:旖旎、缱绻)

同类的词对仗,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数词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词,可以相对。如:孤影对双星。

第二,名词对名词,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物名对物名。

第三、连绵词对连绵词。连绵词又分为名词连绵词(鸳鸯、雎鸠等)、形容词连绵词(朦胧、***)等。不同词性的连绵词一般不能相对。

(三)结构一致,意义相关

即出句和对句的结构相同。一个句子包括若干个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例如:我(主语)非常(状语)喜欢(谓语)襄城(定语)风光(宾语)。又如:天(主语)热(谓语)得很(补语)。根据句子的结构,一般分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和动补短语五种。

下面以杜甫《登高》为例谈谈句式的的对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以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

2、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如:猿啸对鸟飞

3、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如: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又如:萧萧下对滚滚来、繁霜鬓对浊酒杯。

4 、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如:做客对登台

5、动补短语对动补短语。如:啸哀对飞回。

从结构形式来看,这首七律的四联对仗都十分工稳,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实至名归。

(四)不能重字。

指律诗的出句和对句不能出现重字。王力先生总结了两种避重字的情形。

1、中二联,出句与对句避重字,

中间二联,是必须对仗的颔联与颈联。除了上联有的字,下联不能重字以外,连同义的字也尽量不要出现,否则会出现合掌的问题。《文镜秘府论》中提到的“繁说病”,就包括了这种诗病。

例如空海举例的唐朝无名氏诗句:清觞酒恒满,绿酒会盈杯。

出句有酒,对句就不必再出现酒字。另外,出句有清觞一词,觞的本意是酒杯,上句的清觞指酒杯的话,下句就不要再出现杯这个字。

2、不同联的字,也尽量避免重字

律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不在同一联的字,也要避免重复。例如杜甫的《曲江》两用花字: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花】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这种重字,很可能是诗人无意之间的疏漏。王力先生统计杜甫出现这种问题的五律,仅此一首。

三、对仗有哪几种类型

(一)工对、宽对与借对

1、 工对

又称严对,是严格、工整的对仗。它要求完全合乎对联对仗格律:句式一致,词性相当,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词性相当,不仅是上下联对应的词要词性相同相近,最好是同属一个门类。

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语相对叫工对。古汉语名词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1、天文 2、时令 3、地理 4、宫室 5、服饰 6、器用 7、植物 8、动物 9、人伦 10、人事 11、形体 12、外貌 13、动作。有些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

如: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是水名对水名。

2、宽对

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在对仗上放宽要求,基本合乎格律,句子结构基本一致,平仄大体相对,词性大致相当即可,但内容仍然相关。它打破名词各类的界限,即使不属一个小的类别,也可相对。如元稹《早归》“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中“马”对“花”、“水”对“衣”就是宽对。还有一种情况是半对半不对。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二者结构不同),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寻常(八两)对数目字“七十”。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颜色等。如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借“沧”为”苍”(青色),与对“蓝”。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借“清”为“青” 对“白”。

(二)正对、反对、叠字对

1、正对

对仗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句意相近,相辅相成,对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描绘和表达。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对仗都是写景,意思互相补充,描绘了从室内向外观察到的草堂景色——由低到高,由近及远。

2、反对

对仗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句意相反,相反相成,对同一主题从反面角度进行描绘和表达。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 就属反对,相反相成,表意极好。

3、叠字对

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相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叠字对。

(三)流水对、扇面对与错落对

1、流水对

流水对,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不是相对,而是相承,且具有一定的前后顺序。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这两句之间有前后承接关系,必须是先到水穷之处,然后才能坐下来,看云起云落。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又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2、扇面对

扇面对就是隔句对。例如:①飘渺巫山女,②归来七八年;③殷勤湘水曲,④留在十三弦。①句与③句对仗、②句与④句对仗。就是扇面对。扇面对在词曲里用的比较多。

3、错落对

错落对,出句与对句对仗的字词不在同一位置,而是前后错开,称错落对。如唐刘禹锡《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出句第四字“逢”与对句第三字“别”相对,是将相对的位置错开。之所以用错落对,或因平仄,或因词序,需要改变一下位置,但句意不变。其对仗自然工整者,亦属好对。

以上这三种对仗有一定难度,本人只在词与散曲中用过扇面对。

四、对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对仗出现偏枯。

何谓偏枯?指对仗中的两物对一物,或以一意对两意,或种事物对属事物,显得不工整。如“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杜甫)“骏骨”为一物,“熊罴”为两物。“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橘柚”为两物,“梧桐”为一物。“往昔悲唱阳关曲。今日欢歌西部篇”“阳关”是属类,“西部”是种类,“西部”包括“阳关”,故是偏枯。

(二)对仗出现合掌。

合掌是诗病的一种。指对仗的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家大忌。如:“长空展翅,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意思一样,犯了合掌。

(三)对仗应注意一词多义现象,重“字对”,更要重“意对”。如孟浩然《过故人庄》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斜”既可是形容词(斜的),又可是动词(倾斜),在此用作动词,倾斜之意,与合(“合拢”之意)对仗工稳。

五、律诗对仗的位置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的对仗和律诗相仿:除首联和尾联外,中间各联皆须对仗。律诗的首联和尾联虽不要求对仗,但也有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首联对仗

如:恨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2、尾联对仗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首联和尾联都对仗

如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六、简谈一下词和散曲的对仗

1、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与律诗相比,要宽松些。大部分词牌不要求对仗,一部分词牌如《鹧鸪天》《浣溪沙》《满江红》等等讲究对仗,即使这些词牌,也不要求必须对仗。比如同是《满江红》这个词牌,岳飞的三处对仗,苏轼的一处对仗,柳永、辛弃疾不对仗。

2、散曲的对仗

散曲对仗与词的对仗相仿。如〔正宫·醉太平〕、【越调·寨儿令】、【中吕·满庭芳】等曲牌要求对仗。相比之下,对仗的曲牌要比词牌多些,要求对仗的句子也更密集些。如〔中吕·普天乐〕基本上是句句对仗。

关于对仗,无论是律诗或是词曲,重视字面对,更要重视意对。若仅仅是字面对,而忽略了表意,无论对得多么工稳都称不上好对。对仗工、表意佳的对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妙对。

温馨提示:
1. WEO啦仅提供《陈素娜‖浅谈律诗的对仗》全文中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章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weo.la/doc/0c5c2d645c7eb201.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