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定律!

时间:2023-09-20 06:21:08  热度:0°C
  • 为什么情人眼里会出西施?

  • 为什么人会屡战屡败?

  • 为什么自我暗示会有效果?

人类社会的很多奇妙现象与行为均可归结为人的心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心理学来进行解释。

今天整理50个经典的心理学效应或定律,让你对心理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Part 1

有关成长认知的效应

1 习得性无助

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A小时候总是有很多理想,可每当他将理想告诉父母时,父母总是打击A

「这不现实」

「你不是这块料」

久而久之,A再也没有提过自己的任何梦想。

2 皮格马利翁效应

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对期望的心理暗示,可以促使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同向改变,进而使该期望得以实现。

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候,可以对下属说一些激励性以及期望性的言语。

「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

「我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3自我参照效应

指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它编码条件的现象。

如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当你买了某品牌的一件商品时,你会发现满大街都是和自己相同品牌、相同款式的商品。

Part 2

有关现象的效应

1 霍桑效应

指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心理。

在聚会上看见自己喜欢的人也在看向自己,一般都会立马整理下自己的衣装,变得安静、绅士或是淑女。

2墨菲定律

概率大于零的事,均可能发生,即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其发生的概率大于零,该事情迟早会在某一时刻发生。

A认为赶高铁花不了多长时间,还可能提早到,结果地铁安检排长队,高铁候检也排长队。

3巴纳姆效应

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

巴纳姆效应从反面揭示了一部分人因认知***而迷信星座命理学的奥秘。

遗憾的是,很多人歪曲利用该理论大肆宣传「星座命理学」的有效性,这类宣传也常被称为「伪心理学」。

街边的看手相***

Part 3

有关行为处事的效应

1 空白效应

指人在感知事物时,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自我补充。

并且在进行这种联想和补充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心理效应,印象变得更加深刻的现象。

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

2登门槛效应

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有经验的教师在作学生工作时也是这样,他总是先让学生承诺完成一件比较容易的任务,待到任务完成后他再接着提出更大的要求。

3缄默效应

在人际沟通中,由于担心对方权威或强迫等压力,人们大都选择缄默或者挑对方喜欢的、迎合对方的话来说。

尽量避免说让对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价值的话。

公司***到部门视察,召集员工就职场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由于现场有上级领导出席,部分员工迫于压力而***选择保持缄默,或只挑选一些轻微的问题进行讨论。

Part 4

有关人际印象的效应

1 聚光灯效应

指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常表现为普遍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

假设给人一件颜色特别奇怪的T恤穿在身上,然后让他到一群人里面去走一圈。

他一般会自认为有50%的人在关注他,而事实上只有20%的人而已。

2名片效应

指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

A在面试前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

于是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

3近因效应

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也就是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物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A最近给你留下的印象。

并且近因效应的作用,更多的是作用在对于熟悉的人之间,也就是说你们关系越亲密,就越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

我们常常因为一句话就伤了朋友间的和气。

因为人是健忘的,当你和朋友已经变得很熟时,可能已经不记得你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不管是好是坏,最近的一次见面的印象,却还是清晰的记在脑子里,所以很容易就会因为最近的一句话就闹翻。

温馨提示:
1. WEO啦仅提供《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定律!》全文中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章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weo.la/doc/646e5aa0ff05475a.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