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2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抗震篇实施导则介绍/房屋建筑强制性条文咨询委员会抗震组 戴国莹 2004年2月/2/3/4/5/6/房屋抗震设计篇修订概况 2000版共有强制性条文86条 分为6章,涉及9本规范、 规程 2002版共有强制性条文76条 分为7章,涉及8本规范、 规程/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 ***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 ***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5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6 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3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8/设防依据和标准 4条 基本规定 19+1条 混凝土结构 15条 多层砌体结
2、构 15条 钢结构房屋 10条 混合承重房屋 7条 隔震设计 5条/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建筑震害/云林县斗六市汉记大楼 九层RC银行办公楼/22/23/巴楚 地 震中二层房屋的托墙梁断裂/24/25/26/唐山***中未倒的四层砖房(较规则/27/28/29/房屋抗震设计篇 是贯彻建筑法、防震减灾法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 强制性技术规定, 是监督实施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依据, 需要与规范中相关条文一起 系统掌握、全面理解、认真执行/30/2002年版强制性条文 房屋抗震设计篇 共纳入 强制性条文76条, 各规范、规程中的相关条文 约
3、有110条/31/32/33/设防依据采用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和设计分组/34/设计基本***加速度取区划图A1的***动峰值加速度/35/36/37/设计***分组图(示例/***动特征周期区划图B1(示例/38/39/43/44/面积较大的商业建筑,如何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场,参照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商店规模分级确定。考虑近年来商场发展情况,当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25000平米或营业面积10000平米以上的商业建筑,人流可达7500人以上/ 应划为乙类建筑。 若商业建筑设置抗震缝分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当每个单元按面积划分属于丙类建筑,可按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防。 这些结构单元应有单独的
4、消防疏散口/45/大型商住楼如何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当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判断,并按区段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当商住楼的底部或其裙房部分属于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场,其底部或裙房应划为乙类建筑。 上部的住宅区段,可按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防。但相邻的楼层(一般为二层)应采取比丙类建筑更高的抗震构造措施,宜按乙类要求设计/46/47/48/49/50/51/52/53/54/55/56/场地类别划分的改进/新增相邻场地类别分界附近范围/2000版与2002版 场地类别分界变化范围/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
5、/76/77/转换结构有两类:一类为墙体转换,一类为柱或斜撑转换。 墙体及其转换大梁形成拱,对框支柱有向外推力; 抽柱的转换梁是空腹桁架的下弦杆,次内力较大,有时不考虑空腹桁架的空间作用。 不同的转换,要有不同的设计方法,框支转换大梁的设计和空腹桁架下弦杆的设计有明显的不同/78/有时,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转换类型不同,在一个方向为框支转换,另一个方向为抽柱转换,需分别处理;在一个方向为框支柱,另一个方向为落地墙的端柱,计算框支柱数量时,两个方向区别对待。 底部带转换层结构抗震设计时,应避免底部结构破坏,转换层以下必须布置足够的上下连续的落地墙。当主体结构底部楼层侧向刚度比上部楼层侧向刚度减少
6、较多时,应在底部增设墙体或减少上部的墙体/79/高位转换,需要考虑高位转换与低位转换的不同:低位转换主要按相邻层的侧向刚度比控制,高位转换不仅要控制相邻层的刚度比,而且要使不转换结构与转换结构在转换高度处的总体刚度比较接近/转换层高度/相同层数 和高度/80/侧向刚度计算时,需要注意转换大梁的正确模拟:将大梁作为线性杆件计算时,其轴线位置应按截面的抗弯中心确定,相邻上下层的竖向构件要考虑对应的刚域。 在裙房顶板处进行高位转换时,还需考虑转换层以下裙房参与主楼整体工作的程度,分开计算,使侧向刚度比的计算能反映结构实际工作状态/81/连体结构如何设计?大致可有四类: 一、两主塔间用刚性连接的结构体
7、相连,连接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每个连接体可以是一层或多层; 二、两个主塔间用供人行的通廊相连,一般按支座可滑动的结构处理; 三、平面为开口很大的槽形,不满足刚性楼盖假定,在开口处每隔若干层设置连接构件加强楼盖的整体性,减少扭转; 四、立面开大洞口,在洞口顶部设转换构件将洞口两侧相连/82/83/不同的连体,设计方法不同。 1连体与两端铰接时,至少一端应采用可滑动连接,根据震害经验,设计时应保证大震下不***,应考虑支座处两个主塔沿连体的两个主轴方向在大震下的弹塑性位移,然后按位移设计。 2两个主塔高低不同,主轴方向正交或斜交时,需要考虑双向水平***同时作用。 3连体为多层时,不仅要考虑支座处的位
8、移,还需考虑相关楼层的位移/84/连体与两端刚接时,要算出两端支座在大震下的内力和变形,确保连体本身和连接部位的安全。对高低的主塔、主轴方向不一致的情况,要仔细分析计算。 开口处的连接构件,按中震下不屈服设计。 大洞口顶部的转换构件,本身应按水平转换构件设计,支座处应考虑楼层侧向刚度突变导致的薄弱,采取相应的措施/85/9度设防时不应采用连体结构。连体本身在8度时应考虑竖向***,此时,支座处的竖向***可能比地面加大,可通过考虑竖向***输入的弹性时程分析,计算连体的竖向振动。 对大跨度的连体,其竖向振动问题是否影响正常使用,也需要予以考虑。 对于连体与主塔的连接,有条件时可采用隔震支座和消能阻尼
9、器等技术。此时,应进行专门的计算分析和支座的构造设计/86/错层结构如何设计? 不大于梁高,按一个楼层计算,只需考虑楼板高差引起的扭转; 大于梁高,按2个质点计算, 其特点是:同时具有平面开大洞和相邻层刚度突变两项不规则。如果平面几何不规则,则成为特别不规则/87/振动台试验表明: 平面布置不规则、扭转效应明显的错层剪力墙结构破坏严重。 因此,错层两侧的侧向刚度和变形性能宜相近。避免形成明显的薄弱部位。 每隔若干层设置一个统一的楼层,或在电梯部位没有错层,是较好的结构布置方法/88/89/错层结构设计应注意: 错层部位侧向刚度比和扭转位移比的正确计算;必要时手算复核。 错层部位的墙体、框架柱应加强,如设置出平面的翼墙和扶壁柱,框架柱的截面不小于600mm且全高加密箍筋/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