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第十章 技术指标分析/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1、移动平均线(MA) 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就是连接若干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格,记号为MA(N)。常说的5日均线、30日均线实际就是时间参数为5和30的移动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1、移动平均线(MA) Cn MA(N)= N/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1、移动平均线(MA) Cn MA= N/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2、移动平均
2、线的分类 参数选择对MA特性的影响 参数选择得越大,移动平均线的特性就越强。突破10日线比5日线更具有“说服力”,未来的波动力度也较大,改变起来比较困难。 根据参数取值的小,可以将MA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长、中、短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参数的选择因人而异/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2、移动平均线的分类 (1)短期移动平均线 MA(5)、MA(10)、MA(20) (2) 中期移动平均线 MA(30) 、MA(60) (3) 长期移动平均线 MA(120)、 MA(250/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1、移动平均线(MA
3、) 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就是连接若干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格,记号为MA(N)。常说的5日线、30日线实际就是时间参数为5和30的移动平均线/MA(5/MA(10/MA(30/MA(60/MA(120/MA(250/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追踪趋势 MA能够表示价格的趋势方向,并追随这个趋势。 如果从价格的图表中能够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线,那么,MA的曲线将会与趋势线的方向一致。 MA消除了价格在升降过程中出现的小起伏。原始数据的价格图表不具备这个保持追踪趋势的特性。 MA的趋势方向反映了价格波动的方向/
4、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追踪趋势 MA能够表示价格的趋势方向,并追随这个趋势。 如果从价格的图表中能够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线,那么,MA的曲线将会与趋势线的方向一致。 MA消除了价格在升降过程中出现的小起伏。原始数据的价格图表不具备这个保持追踪趋势的特性。 MA的趋势方向反映了价格波动的方向/追踪趋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滞后性 在价格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MA的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转向的速度落后于价格的趋势。 这是MA的一个极大的弱点。等到MA发出趋势反转
5、信号时,价格调头的幅度已经很大了。 MA参数选择越大,滞后性越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滞后性 在价格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MA的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转向的速度落后于价格的趋势。 这是MA的一个极大的弱点。等到MA发出趋势反转信号时,价格调头的幅度已经很大了/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稳定性 从MA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向上变动还是向下变动,MA在数值上要发生比较大地改变,都比较困难,必须是当天的价格有很大的变动。 MA的变动不是一天的变动,而是几天的变
6、动,某一天的价格的大变动被几天分摊,变动的幅度就会变小而显不出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稳定性 从MA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向上变动还是向下变动,MA在数值上要发生比较大地改变,都比较困难,必须是当天的价格有很大的变动。 MA的变动不是一天的变动,而是几天的变动,某一天的价格的大变动被几天分摊,变动的幅度就会变小而显不出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助涨助跌性 当价格突破了MA曲线的时候,无论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价格有继续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愿望 ,
7、这就是MA的助涨助跌性/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助涨助跌性 当价格突破了MA曲线的时候,无论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价格有继续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愿望 ,这就是MA的助涨助跌性/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支撑压力性 从MA的上述四个特性中可知,MA在价格走势中起支撑线压力线的作用。 对MA的突破,实际上是对支撑线或压力线的突破。在实际分析中其实是把MA当成了支撑线。 利用MA的支撑压力特性是使用MA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
8、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支撑压力性 从MA的上述四个特性中可知,MA在价格走势中起支撑线压力线的作用。 对MA的突破,实际上是对支撑线或压力线的突破。在实际分析中其实是把MA当成了支撑线。 利用MA的支撑压力特性是使用MA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移动MA的使用法则 第一是考虑价格与MA之间的相对关系。 第二是不同参数的MA之间同时使用,而不是仅使用其中的一个/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MA的比较经典的使用法则是格兰维尔法则。 (l)发出
9、买入信号的情况是: MA从下降开始走平,股价从下上穿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MA的比较经典的使用法则是格兰维尔法则。 (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 MA从下降开始走平,股价从下上穿MA; 股价连续上升远离MA,突然下跌,但在MA 附近再度上升; 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连续上升远离MA,突然下跌,但在 MA附近再度上升/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
10、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连续上升远离MA,突然下跌,但在 MA附近再度上升/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
11、lle rule) (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 MA从上升开始走平,股价从上下穿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连续下降远离MA,突然上升,但在 MA附近再度下降/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
12、连续下降远离MA,突然上升,但在 MA附近再度下降/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上穿MA,并连续暴涨,远离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上穿MA,并连续暴涨,远离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应用 两条MA曲线的组合分析。 每天的价格实际上是参数的1的MA。价格和移动平均线MA的组合分析/实际上相当与小参数的短期MA
13、与大参数的长期MA之间的组合分析/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应用 如果对两个不同参数的MA进行分析,则可以将参数小的短期MA当成价格与参数大的长期MA进行组合分析。 MA(5)与MA(10)的关系,可看成是价格与MA(10)的关系/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上
14、穿MA,并连续暴涨,远离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分析 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 所谓MA的交叉是指,参数不同的两条MA曲线发生了交叉的现象。 黄金交叉是指小参数的短周期MA曲线从下向上穿过参数的长周期MA曲线。 黄金交叉应该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上穿MA,并连续暴涨,远离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分析 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 死亡交叉是指小参数的短
15、周期MA曲线从上向下穿过参数大的长周期MA展线曲线。 死亡交叉可以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 (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 股价连续下降远离MA,突然上升,但在 MA附近再度下降/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分析 黄金交叉和死亡 MA之间的交叉实际上就是向上或向下突破支撑或压力的
16、问题。 可以将长周期的MA看成支撑压力线,而将短周期的MA看成价格,那么,MA的交叉其实就是价格对支撑压力线的突破/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分析 黄金交叉和死亡 MA之间的交叉实际上就是向上或向突破支撑或压力的问题。 可以将长周期的MA看成支撑压力线,而将短周期的MA看成价格,那么,MA的交叉其实就是价格对支撑压力线的突破/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4、均线系统分析 多头排列 MA(250) MA(120) MA(60) MA(30) MA(20) MA(10) MA(5)K线 呈向上发射状/第一
17、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MA(20) 4、均线系统分析 多头排列 MA(250) MA(120) MA(60) MA(30) MA(20) MA(10) MA(5)K线 呈向上发射状/MA(5/MA(10/MA(250/MA(60/MA(120/MA(30/K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4、均线系统分析 空头排列 MA(250) MA(120) MA(60) MA(30) MA(20) MA(10) MA(5) K线 呈向下发射状/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4、均线系统分析 空头排列 MA
18、(250) MA(120) MA(60) MA(30) MA(20) MA(10) MA(5) K线 呈向下发射状/MA(250/MA(120/MA(60/MA(30/MA(10/MA(5/K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5、移动平均线MA的缺点 均线缠绕 在市场没有明显趋势而进入盘整时,MA不能提出有帮助的建议/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5、移动平均线MA的缺点 在市场没有明显趋势而进入盘整时,MACD不能提出有帮助的建议/均线缠绕/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1、定义 : MACD理论及“平
19、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2、计算公式 (1)先求出每天的 DI(需求指标)值: DI(HL2C)/4 C当日收盘价 H当日最高价 L当日最***/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 (2)求DIAX和DIBX Ax=12天DI和/12 BX=26天DI和/26/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 (2)求DIAX和DIBX 当日DIAX=昨日AX0/1538X(当日DI一昨日AX) 当日 DIBX=昨日BX0/0741X(当日 DI一昨日BX/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 (2)求DIAX和D
20、IBX 在上述公式中的0/1538、0/0741称为平滑系数。 其中: 2 平滑系数= 周期单位+1/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 (2)求DIAX和DIBX 2 DIAX的平滑系数=0/1538 12+1 2 DIAX的平滑系数=0/0741 26+1/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 (3)测量长短期平滑计算平均值之间的“离差值”DIF DIFDIAXDIBX/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 (4)最后求出MACD 当日 MACD=昨日MACD 0/2 X(当日DIF一昨日MA
21、CD) 2 平滑系数=0/2 9+1/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 (5)柱状线BAR BAR=2X(DIFMACD/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MACD的功能 交叉分析 “趋势停顿” 有助于识别相互背离现象/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DIF与MACD由负变正与0轴产生交叉,亦即在O轴线上时,大势属多头市场(牛市)。 DIF和MACD由正变负与0轴产生交叉,在O轴线下时,则大势属空头市场(熊市/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2、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DIF与MACD由负变正与0轴产生交叉,亦即在O轴线上时,大势属多头市场(牛市)。 DIF和MACD由正变负与0轴产生交叉,在O轴线下时,则大势属空头市场(熊市/空头/多头/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低的位置,DIF向上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黄金交叉,为买进信号。 在DIF向上运行到O轴附近/DIF向下跌破MACD,只能认为是回落调整/可作逢低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低的位置,DIF向上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黄金交
23、叉,为买进信号。 在DIF向上运行到O轴附近/DIF向下跌破MACD,只能认为是回落调整/可作逢低买入/买入/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 在DIF向下运行到0轴附近/再向上突破MACD只能认为是弱势反弹/宜作获利了结/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卖出/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
24、用 一般应用原理 即DIF在O轴以下远离O轴时,宜做空头平仓(空头口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当DIF的取值达到很大的时候应该考虑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
25、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当DIF的取值达到很小的时候/应该考虑买进/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当DIF的取值达到很小的时候/应该考虑买进/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DIF与MACD的关系就如同价格与MA的关系一样/DIF上穿或下穿MACD都是DIF将要上升或将要下降的信号/而DIF的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又是价格将要上升或下降信号/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低的位置,DIF向上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黄金
26、交叉,为买进信号。 在DIF向上运行到O轴附近/DIF向下跌破MACD,只能认为是回落调整/可作逢低买入/买入/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DIF从低档二次向上交叉MACD时,则股价上涨幅度会较大/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低的位置,DIF向上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黄金交叉,为买进信号。 在DIF向上运行到O轴附近/DIF向下跌破MACD,只能认为是回落调整/可作逢低买入/买入/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
27、般应用原理 DIF从高档二次向下交叉MACD时,则股价下跌幅度会较深/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卖出/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牛背离”与 “熊背离” DIF和MACD与价格曲线的背离属于技术指标的背离的范畴/ DIF和MACD与价格形成背离是比较强烈的采取行动的信号/是卖出还是买入要由DIF的上升和下降情况而定/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
28、用原理 如果DIF或MACD与价格曲线在比较低的位置形成底背离/是买入的信号/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如果DIF或MACD与价格曲线在比较低的位置形成底背离/是买入的信号/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如果DIF或MACD与价格曲线在比较高的位置形成顶背离/是卖出的信号/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如果DIF或MACD与价格曲线在比较高的位置形成顶背离/是卖出的信号/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
29、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柱状线分析 当0轴下面的绿柱状线变长的时候,表明行情正在加速下跌,观望; 当0轴下面的绿柱状线缩短的时候,表明行情将见底反弹,可以逢低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柱状线分析 当0轴下面的绿柱状线变长的时候,表明行情正在加速下跌,观望; 当0轴下面的绿柱状线缩短的时候,表明行情将见底反弹,可以逢低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柱状线分析 当0轴上面的红柱状线变长的时候,表明行情正在加速上扬,持仓观望; 当0轴上面的红柱状线缩短的
30、时候表明行情将见顶回落,可以逢高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柱状线分析 当0轴下面的绿柱状线变长的时候,表明行情正在加速下跌,观望; 当0轴下面的绿柱状线缩短的时候,表明行情将见底反弹,可以逢低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4、MACD应用注意问题 MACD是一项长线指标,盘局时,损失率较高。 MACD的移动相当缓和,有滞后性 / 即“趋势停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4、MACD应用注意问题 MACD是一项长线指标,盘局时, 损失率较高。 MACD的移动相当缓和,
31、 有滞后性/盘整/来回交叉/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5、MACD的优缺点 MACD与前面的MA类似,其优点是除掉了MA所产生的频繁出现的买入卖出信号,增加了发出信号的要求和***,避免一部分假信号的出现。用起来比MA更有把握。 MACD的缺点同MA一样,在市场没有明显趋势而进入盘整时,MACD不能提出有帮助的建议/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3、MACD应用 一般应用原理 柱状线分析 当0轴下面的绿柱状线变长的时候,表明行情正在加速下跌,观望; 当0轴下面的绿柱状线缩短的时候,表明行情将见底反弹,可以逢低买入/向下交叉/均线缠绕/第二节
32、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1、理论来源 相对强弱指标RSI为小韦尔斯/怀尔德(Wells Wider)首创 ,它是根据股价或指数的涨跌幅度及波动来显示市场的强弱,进而判断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2、计算公式 以14日周期为例,求出这14日内,每一日收盘价跟前一日收盘价相比的涨跌幅度。 AX14日内上涨幅度值之总和/14 BX14日内下跌幅度值之总和/14/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2、计算公式 14日涨幅平均值 AX RS= 14日跌幅平均值 BX 100 RSI=100一() 1+RS/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
33、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2、计算公式 计算下一日(第15日)的RSI值,则: AX=(14日涨幅平均值XI3十第15日涨幅值)/ 14 Bx=(14日跌幅平均值X13+第15日跌幅值)/14/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2、计算公式 依照上述步骤则可计算出一系列RSI值。 RSI值永远介1100之间。将每日的RSI连成的线,称为RSI曲线/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100/50/0/80/20/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的分析 (1)RSI的分析研判 RSI指标的区域分析: RSI在50以下为弱势市场 50 以上为强势市场 持续游走于
34、4060之间为盘整期。 80以上为买超现象 20以下为卖超现象/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的分析 (1)RSI的分析研判 RSI指标的区域分析/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100/50/0/80/20/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的分析 (1)RSI的研判分析 RSI的形态分析 可依头肩顶,头肩底、三角形、双头、双底等形态作买卖的讯号/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应用 (1)RSI的研判功能 c)RSI可依头肩顶,头肩底、三角形、双头、双底等形态作买卖的讯号。 d) 顶背离与底背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
35、/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的分析 (1)RSI的研判分析 RSI的交叉分析 RSI 快线从下向上穿破RSI 慢线,形成黄金交叉,为最佳买点/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应用 (1)RSI的研判分析 RSI的交叉分析 RSI 快线从下向上穿破RSI 慢线,形成黄金交叉,为最佳买点/买入/买入/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的分析 (1)RSI的研判分析 RSI的交叉分析 RSI 快线从上向下穿破RSI 慢线,形成死亡交叉,为最佳卖点/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应用 (1)RSI的研判分析
36、 RSI的交叉分析 RSI 快线从上向下穿破RSI 慢线,形成死亡交叉,为最佳卖点/卖出/卖出/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的分析 (1)RSI的研判分析 RSI的背离现象 顶背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100/50/0/80/20/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的分析 (1)RSI的研判分析 RSI的背离现象 底背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应用 (1)RSI的研判功能 c)RSI可依头肩顶,头肩底、三角形、双头、双底等形态作买卖的讯号。 d) 顶背离与底背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
37、指标RSI理论 3、RSI的分析 (2)RSI应用注意问题 高位横走 低位徘徊/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应用 (2)RSI应用注意问题 高位横走 低位徘徊 游走于 4060之间,经常发生穿越后又缩回的骗 线。对此,可以采取连接RSI连续两个底部(或 峰顶)的办法,确定买卖时机/高位横走/低位徘徊/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SI应用 (2)RSI应用注意问题 游走于 4060之间,经常发生穿越后又缩回的骗线。对此,可以采取连接RSI连续两个底部(或峰顶)的办法,确定买卖时机/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一、相对强弱指标RSI理论 3、R
38、SI应用 (2)RSI应用注意问题 游走于 4060之间,经常发生穿越后又缩回的骗线。对此,可以采取连接RSI连续两个底部(或峰顶)的办法,确定买卖时机/指标游走/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1、理论来源 KD线原名“随机指标”,为乔治蓝恩博士(DrGeoGe Lande)所创立,通过计算当日或最近数目的最高价、最***及收市价等价格波动的真实波幅,反映价格走势的强弱势和超买超卖现象。是***的中、短期技术测试工具。 按技术分析的类别,随机指标KD是属于超买超卖类的指标/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2、计算公式 (1)计算随机指标RSV (以9天周期的KD为例计
39、算第9天的“未成熟随机值”,即RSV )/ C9L9 RSV=X100 H9L9 C第9日收盘价 H9日内最高价 L9日内最***/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2、计算公式 (2)再计算K、D值: K值=1/3当日R SV值十2/3前一日K 值 D值=1/3当日K值十2/3前一日D值 若无前一日的K值与D值,可以分别用50来代入计算。 K值与D值永远介于0与100之间/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区域分析 超买区与超卖区的判断 D线/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区域分析 当K线发生倾斜度趋于
40、平缓时,是为警告信号。应提防行情随时发生反转/超买区域/强势区域/弱势区域/超卖区域/平衡区域/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区域分析 当K线发生倾斜度趋于平缓时,是为警告信号。应提防行情随时发生反转/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区域分析 超买区与超卖区的判断 D线/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交叉分析 K线快线从下向上穿破D线慢线,形成黄金交叉,为最佳买点/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交叉分析 K线快线从下向上穿破D线慢
41、线,形成黄金交叉,为最佳买点/最佳买点/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交叉分析 K线快线从上向下穿破D线慢线,形成死亡交叉,为最佳卖点/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区域分析 超买区与超卖区的判断 D线/最佳卖点/最佳卖点/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J线分析 J=3K-2D 变化快,适宜短线操作/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J线分析 J=3K-2D 变化快,适宜短线操作/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
42、线的背离分析 当KD线有背离信号产生时,也为买入或卖出的时机。 顶背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背离分析 当KD线有背离信号产生时,也为买入或卖出的时机。 顶背离/顶背离现象/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背离分析 底背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理论 3、KD线的分析 KD线的背离分析 当KD线有背离信号产生时,也为买入或卖出的时机。 顶背离/底背离现象/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KDJ理论 3、KDJ线的不足 KD线的高低位失真现象 J线波动太快/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二、随机指标
43、KDJ理论 3、KDJ线的不足 KD线的高低位失真现象 J线波动太快/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1、价量关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1、定义 OBV也称能量潮,为JoesPh Granvill创立,OBV理论认为成交量是***的根本动力,量在价先。因此主要利用成交量的累算来研判市场内人气/来验证当前价格趋势的可靠性/放量突破/主浪拉升/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1、定义 OBV也称能量潮,为JoesPh Granvill创立,OBV理论认为成交量是***的根本动力,量在价先。因此主要利用成交量的累算来研判市场内人气/来验证当前价格趋势
44、的可靠性/控盘拉升/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1、定义 OBV也称能量潮,为JoesPh Granvill创立,OBV理论认为成交量是***的根本动力,量在价先。因此主要利用成交量的累算来研判市场内人气/来验证当前价格趋势的可靠性/歇尽上涨/放量突破/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1、定义 OBV也称能量潮,为JoesPh Granvill创立,OBV理论认为成交量是***的根本动力,量在价先。因此主要利用成交量的累算来研判市场内人气/来验证当前价格趋势的可靠性/头部放量出货/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1、定义 OBV也称能量潮,为JoesP
45、h Granvill创立,OBV理论认为成交量是***的根本动力,量在价先。因此主要利用成交量的累算来研判市场内人气/来验证当前价格趋势的可靠性/底部对倒 放量下跌 诱空吸筹/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1、定义 OBV也称能量潮,为JoesPh Granvill创立,OBV理论认为成交量是***的根本动力,量在价先。因此主要利用成交量的累算来研判市场内人气/来验证当前价格趋势的可靠性/缩量回调/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2、价量关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2、价量关系/V形反转/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2、价量关
46、系/底部空头陷阱/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2、价量关系/无量***跌 下跌主浪/无量***跌 下跌主浪/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2、价量关系/对倒拉高出货/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2、价量关系/无量上涨 弱势反弹/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2、量价指标OBV 线(成交量净额法)线亦称能量潮, 为JoesPh Granvill创立。 线是将成交量值予以数量化,制成趋势线,配合股价趋势线,从价格的变动及成交量的增减关系,主要利用成交量的累算来研判市场内人气/来验证当前价格趋势的可靠性 。 OBV理论认为成交量是***的根本
47、动力,量在价先。也即市场价格的变动必须有成交量配合,价格的升降而成交量不相应升降,则市场价格的变动难以继续/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3、计算公式 当今日收盘价高于昨日收盘价(上涨)时,今日的成交量列为正;若平盘,则为零。 当今日收盘价低于昨日收盘价(下跌)时,则今日的成交量为负值。 一连串时间内的正负值成交量累计相加为OBV值。即: 当日前一日累计的今日成交量/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3、计算公式 然后将累计所得的成交量逐日定点连接成线,与股价曲线并列于一图表中,观其变化。 必须配合图表的走势分析,线才有实质效用/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
48、BV理论 4研判原则 ()线系依据成交量的变化统计绘制而成,线的基本理论基于股价变动与成交量值间的相关系数极高,且成交量值为股价变动的先行指标,短期股价的波动与公司业绩兴衰并不完全吻合,而是受人气的影响,因此从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测有股价的波动方向。()线为***短期波动的重要判断方法,线能帮助确定***突破盘局后的发展方向/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4研判原则 (3)的走势,可以局部显示出市场内部主要资金的移动方向,显示当期不寻常的超额成交量是徘徊于***位还是在高价位上产生,可使技术分析者领先一步深入了解市场内部原因。 (4)线对双重顶(头)第二个高峰的确定有较为标准的显示,当
49、股价自双重顶第一个高峰下跌又再次回升时,如果线能随股价趋势同步上升,价量配合则可能持续多头市场并出现更高峰。但是相反的,股价再次回升时,线未能同步配合,却见下降,则可能即将形成第二个峰顶完成双重顶的型态,并进一步导致股价反转回跌/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5、OBV应用/1)OBV运用的基本原理 OBV(成交量)与股价趋势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A)当股价上涨而线同步缓慢上升时,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即“量增价涨”,此时,O线是现与价格几***行的移动,表示股价将继续上升/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4、OBV应用/1)OBV运用的基本原理 OBV(成交量)
50、与股价趋势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A)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即“量增价涨”,此时,O线是现与价格几***行的移动,表示股价将继续上升/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5、OBV应用 (1)OBV运用的基本原理 B)在下降趋势中,当价格下跌时成交量应较重,而在价格上弹成交量较轻。此时OBV线呈现与价格趋势大致平行的移动,下降趋势也将继续下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4、OBV应用 (1)OBV运用的基本原理 B)在下降趋势中,当价格下跌时成交量应较重,而在价格上弹成交量较轻。此时OBV线呈现与价格趋势大致平行的移动,下降趋势也将继续下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
51、、量价指标OBV理论 C)当OBV线正处于横向延伸之中,未能验证价格的下降趋势,如果OBV线的这种水平横向移动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便构了警告信号,说明在下降趋势的这个地方不能过于看跌。此种形态代表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意味着大行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D)当线暴升,不论股价是否暴涨或回跌,表示能量即将耗尽,股价可能止涨反转/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C)当OBV线正处于横向延伸之中,未能验证价格的下降趋势,如果OBV线的这种水平横向移动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便构了警告信号,说明在下降趋势的这个地方不能过于看跌。此种形态代表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意味着大行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第二节
52、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E)当股价上涨而线下降时,表示能量不足,股价可能将回跌。当股价下跌而线上升时,表示买气旺盛,股价可能即将止跌回升。这种OBV线运行与价格趋势的不协调,构成相互背离现象,发出趋势有可能要反转的警告。 F) 盘局中,OBV缓慢上升,说明市场处于收集筹码阶段,是买进信号/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D)OBV线与价格趋势不协调,构成相互背离现象,发出趋势有可能要反转的警告。 E) 盘局中,OBV缓慢上升,说明市场处于收集筹码阶段,是买进信号/背离/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2)OBV应用注意问题 在计算OBV值时,仅用收盘价的涨跌作为计算依据,显失真现象。 线适用范围比较偏向于短期进出,与基本分析关系不大。同时也不能有效反效反映当期市场的转手情况/第二节 技术分析指标/三、量价指标OBV理论 (2)OBV应用注意问题 由 Mare Chaikin设计的 VA法成交量多空比率净额法对OBV值进行修正。计算公式为: VA=(CL)一(HC)/(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