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锁:中医治疗糖尿病,流传百世的药方!

时间:2023-09-20 06:19:32  热度:0°C

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的范畴,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消渴。中国传统医学的消渴症始见于《黄帝内经·奇病论》,名为消渴。中医所论消渴,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饥为中消;***不摄水、小便频数为下消。肺燥、胃热、***虚并见,或有侧重,而成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症。

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中医将糖尿病的“三多”谓之“三消”,即“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尿为下消”。其病机与虚(气虚、***虚)、燥(燥热)、血(淤血)有关,一般认为***虚燥热为主,***虚为本,燥热为标,肺、胃、***之损伤是消渴病的病位基础,水液代谢紊乱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

上消 属肺,肺热伤津。多饮而口渴、口干不止,小便如常,多形体肥满、体力减退,血糖、尿糖偏高。病情仍算轻微,治疗以清热生津、润肺止渴为主。

中消 属胃,胃热积盛。进食多而容易饥饿,饮水多而小便短赤,消瘦、乏力、便秘,血糖、尿糖偏高。病已伤及内脏,治疗以清胃泻火、养***生津为主。

下消 属***,******亏虚或气***两虚、***阳两虚。口渴多饮且尿频量多、浑浊如膏,腰膝酸软。病情已趋严重,治疗以补***滋***、益气润燥、调和***阳为主。

中医认为,消渴病以***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尤以***为关键。三脏之中,虽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因病程较长,需要辩证治疗和调养。

消渴症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通过长期药物调理才能恢复健康,注重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流传于世的药方有:

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黄芪40克,生地黄30克,山药30克,玄参3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川芎15克,黄柏15克,赤芍15克,苍术15克,栀子20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生牡蛎5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参黄降糖方(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大黄、桂枝各6—12克,桃仁9~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克,玄参、生地黄各12。15克,麦冬12克,黄芪30—45克。水煎服。

传统的中医治疗消渴症是根据临***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身体素质也和古人有所不同,而且个***质不同,再次不建议以上述中药药方取药,煎药服药也很麻烦。可以选择经现代技术提纯的中药——参芪降糖颗粒,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可以有效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多方位综合调治血糖,并对并发症有一定改善作用。

温馨提示:
1. WEO啦仅提供《专家解锁:中医治疗糖尿病,流传百世的药方!》全文中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章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weo.la/doc/376cd5c9e67cd208.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