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O啦

201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的***家与东西方的先哲单元学习总结新人教版选修4

时间:2023-03-20 02:15:48  热度:0°C

1、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治世”和“盛世”的含义以及出现的原因 1/“治世”和“盛世”的含义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让大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清明、经济发展、秩序***、矛盾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治世”或“盛世/2/“治世”“盛世”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封建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具体原因 前朝末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迫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 经济上,采取重视发展生产的措施;***上注意整顿吏治。 采取

2、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互通有无。 广大劳动人民辛勤的生产活动,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新成果等因素的推动/一、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比较/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和孔子“中庸”***思想的异同 1/相似性 (1)两者都把“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并把它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性,继而推出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这种善首先是个人的善,是一种节制和中庸,个人的善与城邦的善是统一的,个人的善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完成。 孔子也把中庸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从个人道德出发,提出“中庸”,要人们贯彻“

3、忠恕之道”。在治理国家上要实现一种和谐,即社会秩序***祥和,人际关系密切/2)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希望用加强中产阶级的力量来平衡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和***,使奴隶主国家不致崩溃。他把巩固希腊城邦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具有“中庸”品德的中产阶级身上。 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的“中庸”的目的是保持合乎周礼宗法等级制的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2/差异性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主要体现在城邦价值的实现上;而孔子的“中庸”则是建立在关注***生活中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的。 (2)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侧重于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分析;而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

4、是统治阶级的***决策手段/1/(20184月浙江选考,33,节选)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

5、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答案特点:***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 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秦始皇功绩的评价。根据材料,可以从“平其政,莫遂于秦”“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皆功臣良吏”“非独刑罚依科也有功者必赏,不妄诛一吏”等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是概括作者的观点,根据材料可知,作者对秦始皇持肯定态度,所以在概括时要从肯定的角度进行答题/2/(20164月浙江选考,节选)历史的意义在于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康熙时,驻守古北口长城的总兵官向朝廷建议,拨款维修加固长城。康熙帝阅批奏折后认为守国之道不在于修长城,而在于“修得民心”。清王朝治国安邦的一个大手笔,便是将北方草原上凶猛剽悍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护卫江山的真正长城。回放历史的画面,在内蒙古木兰围场、承德避暑山庄、故宫保和殿都曾经记录下有清一代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佳话。 摘编自世界遗产在中国/材料二回顾清朝的历史,康熙帝无疑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他启动了康乾盛世之门,把一个纷乱而残破的中国引向大治,真正开创了一个空前统一、***稳定、经济繁荣的新时代。面对进入全盛期的形势,他滋生出一丝总揽朝政的满足感。 对于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不同时代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主要有如下一些认识:圣祖仁皇帝平三逆、平朔漠,亿万年久安长治之业实定于此

温馨提示:
1. WEO啦仅展示《201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的***家与东西方的先哲单元学习总结新人教版选修4》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weo.la/doc/5e15d69cbaeb798f.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