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O啦

口腔医院临***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时间:2023-03-20 02:18:19  热度:0°C

1、合川口腔医院 临***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正式稿件/当发生职业暴露后你如何处理/自行用消***液消***即可/挤出血液并用肥皂水及清洗冲洗/2/正式稿件/科室内有备肥皂水吗? 为何职业暴露后要用肥皂水处理/因为:肥皂水属于碱性液,能中和***素/PH试纸:碱性显示绿色,酸性显示红色/3/正式稿件/工作中有何增加感染危险性的暴露因素/受损的伤口较深/接触污染血液的量多/空心针头刺伤比实心针头的危险性大/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可以见到的血液/器械曾置于患者的动、静脉血管内/体液离开身体的时间越短,危险性越大/无保护接触患者血液时间较长/晚期患者或患者病***载量较高/4/正式稿件/2010年7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

2、死亡统计表 (中国卫生部网/5/正式稿件/主要内容/伤害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因素/防护措施/乙型***炎及丙型***炎的职业暴露处理/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6/正式稿件/在医院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损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性因素/7/正式稿件/一)生物性职业危害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HIV、乙***病***、丙***病***、禽流感病***以及流感和支原体病***等。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经常接触各种感染患者,易受到职业伤害/生物性因素/8/正式稿件/一)生物性职业危害 大多数的职业暴露是不至于引起感染的, 引起感染的因素包括: 病原体的种类 什么样的接触 接触的

3、体液量 接触患者体液中病原体的含量 ***伤后是否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还与针头种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一直径的静脉穿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更多的血液,针头越粗、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生物性因素/9/正式稿件/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因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洗手/手是致病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10/正式稿件/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洗手时注意掌握正确的洗手顺序、方法及范围,手的各个部位都应洗到并冲净,洗手后,手不应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如果手被体液或******污染,应在安置患

4、者于安全的环境中后,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必要时用消***液泡手/洗手/手是致病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11/正式稿件/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正确的洗手方法/ 要持续15 秒钟/12/正式稿件/手部卫生清洁经常疏忽的地方/拇指 手指之间 指尖 手腕/拇指/13/正式稿件/掌心对 手指交叉 手指交叉 掌心搓揉 掌心对手背搓揉 掌心对掌心搓揉/手清洁方法/14/正式稿件/双手互握 拇指在 指尖在掌心 搓揉手指 掌中搓揉 中搓揉/手清洁方法/15/正式稿件/注意清洁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 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的部位。

5、 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开关。 手洗净后一定要用一次性纸巾、干手器、干净的毛巾、或手绢等擦干双手,毛巾、手绢应勤换,否则容易导致“再次污染/注意事项/16/正式稿件/1)检查治疗中,医护人员必须保持配戴口罩; (2)当一只口罩潮湿了或污染了,立即更换一只新的口罩; (3)一只口罩使用不超过4小时; (4)治疗过程中不可以用手套触摸口罩; (5)离开诊室前,必须脱下口罩,不可以悬挂于颈脖上; (6)先戴口罩洗手后戴手套;先脱手套洗手后再摘口罩。 (7)使用后的口罩属于“医疗废物/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口罩使用指南/17/正式稿件/戴手套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破一层***胶手套,医务

6、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量少50%以上。一副手套只能使用一次,一副手套也不能用于不同的患者,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8/正式稿件/治疗病人结束后,用肥皂洗手。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接触传染***人或物品后,注意手的清洁和消***。 检查有口腔病损的病人有机会接触血液、唾液,应戴手套。手套用完后应丢弃。 治疗每个病人后使用新的口罩/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不戴手饰,不留长指甲。 禁止在诊室饮食。 工作时穿工作服,戴手套、防护镜、口罩,治疗时避免接触无关区域/19/正式稿件/***在清洗消***器械工作中,***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

7、仅限于***本身,还可以传播感染性疾病,所以***除了在消***过程中戴手套外,还养成用钳子取污染的针头和尖锐物的习惯,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20/正式稿件/正确穿脱隔离衣/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21/正式稿件/其他防护工具的使用 医务人员在操作前要评估被体液污染的危险程度,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急诊科、外科等科室在处理大出血的患者时要考虑戴防水围裙,气管插管和吸痰时则应戴护目镜和面罩;妇产科护理人员辅助接生时应穿防水围裙,避免羊水喷溅造成的污染等/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22/正式稿件/1、临***使用中的消***剂:甲醛、含***消***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可通过呼吸道和皮

8、肤粘膜对***造成伤害,长期接触可引起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头痛、心悸、失眠等/化学性因素/一)化学消***对人的影响/23/正式稿件/一)化学消***对人的影响/2、各种化疗药物和抗生素医务人员在临***护理工作中,频繁接触各种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这些药物在配制过程中挥发入空气内的微粒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对***造成潜在的危害,可致白细胞(WBC)计数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疲劳、皮肤过敏,重者可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过敏性休克、猝死等/化学性因素/24/正式稿件/一)化学消***对人的影响/3、各种***性垃圾血压计、体温计、荧光灯等损坏破碎后漏出的水银,占医院卫生材料绝大部分的一次性PVC产品等等,

9、均可造成***的慢性中***和其他危害/化学性因素/25/正式稿件/一)化学消***对人的影响/4、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医院工作环境复杂,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对医务人员均可构成职业威胁。有报道显示,长期暴露于微量***废气的污染环境,有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化学性因素/26/正式稿件/二)化学消***剂的防护措施/含***消***剂的防护:储存时应注意存放在***凉处,以防止有效***的挥发。在配制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制原则,水温不宜过高,最好不要超过30度,先兑水,再向水内兑药液。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橡胶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触,配制完后应立即清洗手套,双手皮肤并密闭容器。 由于用热水配置会引起有效***快速挥发,挥

10、发***可通过呼吸道进入***,研究已表明大量***可使人出现窒息、昏迷等/化学性因素/27/正式稿件/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可引起呼吸道的损伤; 病室空调、***头传呼器、蒸汽开热水桶、净化设备、消***机等的噪声可引起医务人员易疲劳、烦躁、头痛、头晕等; X线、同位素、紫外线等可致***WBC计数下降、抵抗力降低、电光性眼炎等; 长期在病房来回奔走,可致腰肌劳损、静脉曲张/物理性因素/28/正式稿件/物理性因素防护措施/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时必须戴口罩; 各类仪器发出的声音尽量调低,减少呼叫铃呼叫率,实行***边工作制; 紫外线灯照射时戴防护眼镜; 减少伸腰、弯腰等动作/29/正式稿件/医务人员长期面对

11、疾病、意外伤害、死亡,忧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会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以及酗酒、***、医闹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长期的三班倒造成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加重,角色及生物钟紊乱/社会心理因素/30/正式稿件/社会心理压力对策/有宽容的力量:允许自己犯错更要允许别人犯错。 鼓励求助 让压力在你转换下变成动力! 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学会不攀比 感谢困难,感谢批评、感谢挫折!-是它们让我们成长 觉得受伤害时的心理调适 (他/她不是坏人,他/她曾经帮助过我,他/她是无心的,这是他/她个人习惯) 让丈夫/妻子及子女承担家庭的责任/做人不要太认真,做事一定要认真

12、/31/正式稿件/危险性: HBV在乙型病***性***炎患者血液中大量存在,每毫升血液中有近1亿个病***颗粒,如果注射过乙型***炎***并已经产生了免疫力,基本上不会被感染,而普通人群对HBV易感。只需极少量(10-4ml)污染的血液进入***即可导致乙型病***性***炎, (10-7ml)血液可致隐***染/乙型***炎及丙型***炎的职业暴露/32/正式稿件/危险性: 没有经过乙型***炎***注射者,若被有乙型***炎病***的针头刺伤或割伤一次,其感染的几率是6%30%,若该患者HBeAg阳性(乙***二对半的第三项),则感染的机会增加至27%43%。 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丙型病***性***炎的几率是1/2%10/乙型***炎

13、及丙型***炎的职业暴露/33/正式稿件/发生乙型***炎及丙型***炎的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发生职业暴露后局部要紧急处理(立即从近心端到远心端挤压伤口,同时用肥皂水及清水冲洗10分钟,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伤口)。因为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可以减少职业感染的几率/乙型***炎及丙型***炎的职业暴露/34/正式稿件/发生意外伤害后,源患者和伤者都应及时验血。 30分钟内报告科内主任或***长、负责人 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 院感科根据伤者情况进预防用药及指导伤者定期血清学追踪/乙型***炎及丙型***炎的职业暴露/35/正式稿件/发生乙型***炎及丙型***炎的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发生职业暴露后局部要紧急处理(立即从近

14、心端到远心端挤压伤口,同时用肥皂水及清水冲洗10分钟,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伤口)。因为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可以减少职业感染的几率/乙型***炎及丙型***炎的职业暴露/36/正式稿件/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乙型***炎表面抗体、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乙型***炎暴露/37/正式稿件/主动和被动免疫:如接种过乙型***炎***,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曾注射***的或抗-HBs水平不详的伤者,应注射一剂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炎***(20ug),于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炎***。(参照慢性乙型***炎

15、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联合制订/乙型***炎暴露/38/正式稿件/注意:注射乙型***炎免疫球蛋白应以24小时内(最好不超过7天)接受注射/乙型***炎暴露/39/正式稿件/预防乙型***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型病***性***炎***,通过主动免疫使身体产生抗体。新参加工作的医务人员,在进行常规体检的同时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若以上三项指标均***性。一般经过3次***注射后,大部分人(90%95%)都可以产生免疫力/乙型***炎预防/40/正式稿件/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操作程序/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医务人员/未接种过乙******或接种后无反应HBsAb10mIu/ml/接种过乙***

16、*** HBsAb10 mIu /ml/病 源/HBsAg(/HBsAg(/HBsAg(/HBsAg(/医务人员/24小时内立即接 种HBIG0/06ml/kg/完成乙*** ***接种/24小时内立即接 种HBIG0/06ml/kg/定期追踪/定期追踪/完成乙******接种(0、1、6月/定期追踪/病人如有黄疸一月后复种HBIG/定期追踪/41/正式稿件/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感染的情况/艾滋病病***职业暴露/42/正式稿件/一)用肥皂液和流

17、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受伤部位是眼睛,用无菌纱布饱醮生理盐水擦拭或用不带针头的针筒冲洗,或使用洗眼器冲洗眼睛)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职业暴露后立即/43/正式稿件/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2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44/正式稿件/医务人员发

18、生艾滋病病***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感染的早期症状等/45/正式稿件/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艾滋病病***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46/正式稿件/艾滋病病***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HIV阳性,2小时之内用转录酶。 双

19、汰芝 用法:300mg/次,Bid/47/正式稿件/双汰芝***反应 恶心、呕吐、头痛疲乏、失眠、贫血及中性粒细胞数减少。所有的***反应都是可逆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广东省科技出版社)林鹏主编/48/正式稿件/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物混在一起,尽快将用过的注射器、锐器、手术刀片直接的放入坚固、耐穿破的容器内,容器外表应有醒目的标志/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49/正式稿件/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50/正式稿件/锐器盒放置于干燥,人少地方,避免放于潮湿地方(由于潮湿引致锐器箱易被锐器突出箱外,增加安全隐患),锐器若突出于锐器盒及时借助工具将利器放入锐器箱,勿用手直接接触锐器。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所有操作后应

温馨提示:
1. WEO啦仅展示《口腔医院临***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weo.la/doc/7676c457d7cf027f.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