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O啦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四

时间:2023-03-20 02:19:05  热度:1°C

1、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2、能力目标: 认同认真观察记录的重要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情感目标: 体会在探究过程中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教学难点: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课内容; (2)学生分组,确定组长及各成员任务。 2、教师准备: 备好实验“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材料用具: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自来水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很有趣的课:“探索生命的方

2、法”。请看我手中的这幅图:(腐烂的肉中正在蠕动的蛆),看到这些,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引入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 提出问题: “蛆是从哪儿来的”? 引导做大胆的猜想:从而过度到第二步骤。2、做出假设:(1)学生***发言;(2)教师引导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虽然不是事实,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假设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是错误的。3、实验: (1)学生自主设计: (2)教师引导: 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碗里,其中一个碗口覆盖着纱布,另一个碗口敞开。 (3)讨论:你认为实验成功还要做些什么工作? 观察、记录、调查、搜集证据、排除其他因素干扰 (4)小结: a、 实验

3、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方面。 b、 所有实验都有变化的因素,即变量,如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都可能是变量。 c、 实验中要控制变量,最好的方法是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4、得出结论 结论可能支持假设,也可能不支持假设。 5、表达交流三、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实验: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 (1)你能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吗? (2)你觉得实验要成功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变量,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等 (3)为什么活动结束后要把蚯蚓放归大自然? 3、小结: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是基础;观察、实验、调查等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推理、判断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此外还要善于与他人合作,这些都是成功的关键。 四、情感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五、思维拓展: 菊花一般在秋天开放,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影响菊花开放生态因素时,有的认为菊花的开放是受温度的影响,有的认为是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请你就此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响菊花开放的生态因素。 六、总结。课后反思:本节重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探究的方

温馨提示:
1. WEO啦仅展示《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四》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weo.la/doc/7bb83d63736aabae.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