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总体结构/6/1 风道中的阻力/6/2 风道的水力计算/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6/4 风道内的压力分布/6/5 风道设计的有关问题/6/6 通风空调施工图/6/1 风道中的阻力/通风管道是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计算目的是,在保证要求的风量分配前提下,合理确定风管布置和尺寸,使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最优。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通风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和技术经济性能/风道中的阻力分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种/6/1 风道中的阻力/一、摩擦阻力/由于空气本身的粘滞性和管壁的粗糙度所引起的空气与管壁间的摩擦而产生的阻力称为摩擦阻力。克服摩擦阻力而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摩擦阻力
2、损失,简称沿程损失/空气在横断面不变的管道内流动时,沿程损失可按下式计算/6/1 风道中的阻力/水力半径/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也称比摩阻/6/1 风道中的阻力/圆形风管的沿程损失/6/1 风道中的阻力/摩擦阻力系数与风管管壁的粗糙度和管内空气的流动状态有关,在通风和空调系统中,薄钢板风管的空气流动状态大多数属于紊流光滑区到粗糙区之间的过渡区。通常,高速风管的流动状态也处于过渡区。只有流速很高表面粗糙的砖、混凝土风管流动状态才属于粗糙区。因此,对于通风和空调系统中,空气流动状态多处于紊流过度区。在这一区域中用下式计算/1、摩擦阻力系数/6/1 风道中的阻力/2、空气流速的确定/空气流速的大小决定
3、着通风系统的造价和耗电。空气流速低,风管截面大,消耗的管材多,系统的造价高;另一方面流速小时,阻力小,运行费用低。反之亦然。因此必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合理的流速。各种管道的流速见表6-3、6-4、6-5/3、摩擦阻力的计算方法/为了简化计算,一般根据公式(6-5)和公式(6-6)绘制圆形风管阻力线算图或计算表进行计算。只要知道风量、管径、比摩阻、流速中任意两个,就可确定其余参数/6/1 风道中的阻力/4、比摩阻的修正/编制条件式:大气压力为101/3 kPa,温度为20,空气密度为1/2 kg/m3,运动粘度为15/0610-6 m2/s,管壁粗糙度k=0/15 mm,当实际使用条件与上述
4、条件不同时,应进行修正/1)绝对粗糙度的修正系数/6/1 风道中的阻力/2)海拔高度和温度的修正/6/1 风道中的阻力/5、矩形风管当量直径/风管阻力损失的计算图表是根据圆形风管绘制的。当风管截面为矩形时,需首先把矩形风管断面尺寸折算成相当于圆形风管的当量直径,再由此求出矩形风管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当量直径就是与矩形风管有相同单位长度沿程损失的圆形风管直径,它分为流速当量直径和流量当量直径两种/6/1 风道中的阻力/1)速度当量直径/假设某一圆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速与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速相等,且两风管的单位长度沿程损失相等,此时圆形风管的直径就称为该矩形风管的流速当量直径,以Dv表示圆形风管水
5、力半径/圆形/矩形/6/1 风道中的阻力/假设某一圆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量与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量相等,且两风管的单位长度沿程损失也相等,此时圆形风管的直径就称为该矩形风管的流量当量直径,以DL表示/圆管/矩形管/2)流量当量直径/6/1 风道中的阻力/必须说明,利用当量直径求矩形风管的沿程损失,要注意其对应关系;当采用流速当量直径时,必须采用矩形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去查沿程损失;当采用流量当量直径时,必须用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量去查单位管长沿程损失。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矩形风管比摩阻是相等的/6/1 风道中的阻力/例6/1】 已知太原市某厂已通风系统采用钢板制圆形风道,风量L=1000 m3/h,管内空气流
6、速v=10 m/s,空气温度 t=80,求风管单位长度的沿程损失。 解 由附录6/1查得:D=200 =6/8 Pa/m,太原市大气压力:B=91/9 kPa 由图6/2查得: =0/86, =0/92 所以, = =0/860/926/8=5/38 Pa/m/例6/2】 有一钢板制矩形风道,K=0/15 mm,断面尺寸为500250 mm,流量为2700 m3/h,空气温度为50,求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 解一 矩形风管内空气流速 = m/s 流速当量直径 = = m 由 =6 m/s, =330 mm,查附录6/1得 =1/2 Pa/m 由图6/1查得t=50时, =0/92 所以 = =
7、0/921/2=1/1 Pa/m/解二 流量当量直径 =1/265 =1/265 m 由L=2700 m3/h, =384 mm查附录6/1得 =1/2 Pa/m 所以 = =0/921/2=1/1 Pa/m 解三 利用附录6/3,查矩形风道500250 mm 当 =6 m/s时,L=2660m3/h, =1/08 Pa/m 当 =6/5m/s时,L=2881m3/h, =1/27 Pa/m 由内插法求得: 当L=2700 m3/h时, =6/09m/s, =1/12 Pa/m 则 = =1/120/92=1/03 Pa/m/6/1 风道中的阻力/风道中流动的空气,当其方向和断面的大小发生变化
8、或通过管件设备时,由于在边界急剧改变的区域出现旋涡区和流速的重新分布而产生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克服局部阻力而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简称局部损失/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局部阻力系数通常用实验方法确定,附录6/4中列出了部分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在计算局部阻力时,一定要注意值所对应的空气流速/6/1 风道中的阻力/二、局部阻力/在通风系统中,局部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时主要的能量损失,为减小局部阻力,以利于节能,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小局部阻力。通常采用以下措施/1)避免风管断面的突然变化,管道变径时,尽量利用渐扩、渐缩代替突扩、突缩。其中心角最好在810,不超过45,如图6/4
9、/6/1 风道中的阻力/6/1 风道中的阻力/2)布置管道时,应力求管线短直,减少弯头。圆形风管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应大于(14)倍管径,见图6/5。矩形风管弯头的长宽比愈小,阻力愈小,应优先采用,见图6/6。必要时可在弯头内部设置导流叶片,见图6/7,以减小阻力。应尽量采用转角小的弯头,用弧弯代替直角弯,如图6/8所示/6/1 风道中的阻力/图6/5 圆形风管弯头/6/1 风道中的阻力/图6/6 矩形风管弯头/6/1 风道中的阻力/图6/7 导流叶片/6/1 风道中的阻力/图6/8 几种矩形弯头的局部阻力系数/6/1 风道中的阻力/3)三通的局部阻力大小与断面形状、两支管夹角、支管与总管的截面
10、比有关,为减小三通的局部阻力,应尽量使支管与干管连接的夹角不超过30,如图6/9所示。当合流三通内直管的气流速度大于支管的气流速度时,会发生直管气流引射支管气流的作用,有时支管的局部阻力出现负值,同样直管的局部阻力也会出现负值,但不可能同时出现负值。为避免引射时的能量损失,减小局部阻力,如图6/10,应使 ,即F1+ F2 =F3,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6/1 风道中的阻力/图6/9 三通支管和干管的连接/6/1 风道中的阻力/图6-10 合流三通/6/1 风道中的阻力/4)风管的进、出口:气流流出时将流出前的能量全部损失掉,损失值等于出口动压,因此可采用渐扩管(扩压管)来降低出口动压损失。图6
11、/11所示,空气进入风管会产生涡流而造成局部阻力,可采取措施减少涡流,降低其局部阻力/6/1 风道中的阻力/图6/11 风管进口/6/1 风道中的阻力/5)管道和风机的连接要尽量避免在接管处产生局部涡流,如图6/12所示/图6/12 风机进出口的管道连接/6/1 风道中的阻力/三、总阻力损失/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之和总阻力,克服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而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称总阻力损失/返回/6/2 风道的水力计算/风道的水力计算是在系统和设备布置、风管材料、各个排风点的位置和风量已经确定的前提下进行的/水力计算主要任务/确定各管段的直径或断面尺寸和阻力,保证设计要求的风量分配,为选择风机提供理论数据/
12、6/2 风道的水力计算/一、风道的设计原则/1、风道的布置在不影响操作、维修和美观的前提下,尽量短、平、直,尽量减少局部构件,以减少系统的阻力/2、风道的计算压力损失,宜按下列数值附加: 一般送风系统;10%15%;除尘系统:15%20/6/2 风道的水力计算/3、除尘系统各并联支管之间的计算压力损失差值,宜小于10%;其他通风系统宜小于15/4、通风系统应优先考虑使用圆形风管;当空间不允许或美观上有要求时,可以考虑采用矩形风管,在矩形风管中尽可能的选用正方形管道,当安装高度有***时才采用矩形管道/6/2 风道的水力计算/二、水力计算方法概述/1、控制流速法/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空气流速作为控制
13、指标,再根据风量来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目前常用此法进行水利计算/6/2 风道的水力计算/2、压损平均法/该方法是以单位长度风道有相等的压力损失为前提条件,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将总压力值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各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确定风管断面尺寸,该法适用于风机压头已定及进行分支管路阻力平衡等场合/3、静压复得法/该方法是利用风管分支处复得的静压来克服该管段的阻力,根据这一原则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此法适用于高速风道的水力计算/6/2 风道的水力计算/三、流速控制法风道设计计算方法与步骤/1、确定通风系统方案,绘制管路系统轴测示意图/2、 对轴测示意图分段,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
14、长度和风量。通常把流量和断面尺寸不变的管段划为一个计算管段/6/2 风道的水力计算/3、选定系统不同管段的流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运行费用低,但是风管断面尺寸大,耗材料多,建造费用大。反之,流速高,风管段面尺寸小,建造费用低,但阻力大,运行费用会增加,另外还会加剧管道与设备的磨损。因此,必须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合理的流速/6/2 风道的水力计算/6/2 风道的水力计算/6/2 风道的水力计算/4、确定最不利管路/最不利管路是长度最大的管路,也就是比摩阻最小的管路/5、根据选定的流速和已知流量,计算最不利管路风管断面尺寸,确定风管断面尺寸时,应采用
15、通风管道统一规格。然后再求出风管中的实际流速,并计算出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6/2 风道的水力计算/6、计算其他并联管路/为保证系统能按要求的流量进行分配,并联环路的阻力必须平衡。因受到风管断面尺寸的***,对除尘系统各并联环路间的压损差值不宜超过10%,其他通风系统不宜超过15%。若超过时可通过调整管径或采用阀门来进行调节。调整后的管径可按下式确定/需要指出的是,在设计阶段不把阻力平衡的问题解决,而一味的依靠阀门开度的调节。对多支管的系统平衡来说是很困难的,需反复调整测试。有时甚至无法达到预期风量分配,或出现再生噪声等问题/6/2 风道的水力计算/7、选择风机/考虑到设备、风管的漏风和阻力损失计
16、算的不精确,选择风机的风量,风压应按下式考虑/风量附加系数,除尘系统=1/11/5;一般送排风系统为1/1; 风压附加系数,除尘系统=1/151/20;一般送排风系统为1/11/15/6/2 风道的水力计算/当风机在非标准状态下工作时,应对风机性能进行换算,再以此参数从风机样本上选择风机/6/2 风道的水力计算/例题6-3 如下图所示的机械排风系统,风管材料为薄钢板,风机前风管为矩形,风机出口采用圆形,输送的气体温度为200,伞形罩的张角为400,风管900弯头的曲率半径为R=2D,合流三通分支管的夹角为300,带扩压管的伞形风帽h/D0=0/6,当地大气压力92KPa,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
17、6/2 风道的水力计算/6/2 风道的水力计算/1、对风管进行编号,标注风管长度和风量/2、确定各段风管的气体流速,查表6-3,对于工业建筑通风干管614m/s,支管28m/s/3、确定最不利管路,本系统为最不利管路/4、确定最不利管路的流速,根据各个管段的风量和流速确定管段的截面尺寸和比摩阻,计算沿程阻力,先计算最不利管路,然后计算其余分支管路,并进行平衡计算/6/2 风道的水力计算/1)计算沿程阻力; (2)计算局部阻力; (3)计算总阻力; (4)计算系统总阻力; (5)选择风机/例 6/4】 如图6/11所示的机械排风系统,全部采用钢板制作的圆形风管,输送含有有害气体的空气( =1/2
18、 m3/kg),气体温度为常温,圆形伞形罩的扩张角为60,合流三通分支管夹角为30,带扩压管的伞形风帽h/D0=0/5,当地大气压力为92 kPa,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解 1对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如图示。 2确定各管段气流速度,查表6/3有:工业建筑机械通风对于干管 =614 m/s;对于支管 =28 m/s。 3确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为最不利环路。 4根据各管段风量及流速,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及比摩阻,计算沿程损失,应首先计算最不利环路,然后计算其余分支环路。 如管段/根据 =1200 m3/h/ =614 m/s 查附录6/1可得出管径 =220 mm/ =9 m/s/ =4/5
19、Pa/m 查图6/3有 =0/91,则有 =0/914/5=4/1 Pa/m = =4/113=53/3 Pa 也可查附录6/1 确定管径后,利用内插法求出: 、 。 同理可查出其余管段的管径、实际流速、比磨阻,计算出沿程损失,具体结果见表6-4/图6/10 机械排风系统图/5计算各管段局部损失 如管段,查附录6/4有:圆形伞形罩扩张角60, =0/09,90弯头2个, =0/152=0/3,合流三通直管段,见图6/12。 + =30,查得 =0/76, =0/09+0/3+0/76=1/15/其余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见表6/5。 = =1/15 =55/89 Pa 同理可得出其余管段的局部损
20、失,具体结果见表6/4。 6计算各管段的总损失,结果见表6/4/通风管道水力计算表 表6-4/7检查并联管路阻力损失的不平衡率 (1)管段和管段 不平衡率为 调整管径 取 =160 mm 查附录6/1 ,得 =160 mm, =12/3 m/s, =13 Pa/m = =0/9113=11/83 Pa/m + =0/058 m2 =0/062 m2 +/mm/查附录6/4 ,合流三通分支管阻力系数为-0/21, (见表6/6)。 阻力计算结果见表6/5, =109/1 Pa 不平衡率为 满足要求。 (2)管段与管段+ 不平衡率为 若将管段调至 =180 mm,不平衡率仍然超过 , 因此采用 =
21、200 mm,用阀门调节/3)管段与管段+ 不平衡率 满足要求。 8计算系统总阻力 =379 Pa 9选择风机 风机风量 =1/14900=5390 m3/h 风机风压 Pa,可根据 、 查风机样本选择风机,电动机/返回/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在通风系统中,沿风管侧壁的若干孔口或短管,均匀地把等量的空气送入室内,这种送风方式称为均匀送风。均匀送风可以使房间得到均匀的空气分布,且风道制作简单,节省材料,因此应用得比较广泛,在车间、候车室、影院、冷库等场所都可以看到均匀送风管道/均匀送风管道由两种形式,一种是送风管的断面逐渐减小而孔口面积相等;另一种是送风管道断面不变而孔口面积不相等/6
22、/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一、基本原理/风管内流动的空气,具有动压和静压。空气本身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平行风道轴线方向动压的大小,而作用于管壁的压力则是静压/若在风道侧壁开孔,由于孔口内外的静压差,空气就会沿垂直于管壁的方向孔口流出,同时由于受原有管内轴向流速的影响,孔口空气流出方向并非垂直于管壁,而是以一定角度流出/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1、出口气流的实际速度与方向/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2、侧孔面积和出口风量/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3、保证均匀送风的条件/要使各等面积的侧孔送出的风量相等,就必须保证各侧孔的静压和流量系数均相等;要使出口气流尽量保持垂直,就要使
23、出流角接近90/1)保持各侧孔静压相同的条件/两侧孔间静压相等的条件使两侧孔间的动压降等于两侧孔间的阻力/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2)保持各侧孔流量系数相等的条件/流量系数 与孔口形状、出流角 和孔口的相对流量即孔口 送风量 (某孔口前风道内风量之比)等因素有关,它是由实验确定的。对于锐边的孔口,在 60, =0/10/5范围内,为简化计算,可近似取 =0/6/为此一般要求保持60,即tan 1/73, Pj/Pd3/0/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如果需要使气流方向尽可能地垂直于风道轴线,可在孔口处加设导向叶片或把孔口改为短管/3)增大出流角/出流角越大,出流方向越接近于垂直,均
24、匀送风性能也越好/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3、侧孔送风时的局部阻力系数 通常,可以把侧孔看作时支管长度为零的三通。当空气从侧孔送出时,产生两种局部阻力,即直通部分的局部阻力和侧孔局部阻力/直通部分的局部阻力系数可用下式计算/侧孔送风口的流量系数一般近似取为 =0/60/65,局部阻力系数取为2/37/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二、均匀送风管道计算/计算目的:确定侧孔的面积、风管断面尺寸及送风管阻力。 前提:侧孔的数量、侧孔的间距、每个侧孔的送风量/例题6-5 如图所示矩形变截面送风口的均匀送风管道,总送风量为1/8m3/s,风道上均匀布置6个侧风口,每个送风口的风量为0/3m3/
25、s,风口间距1/5m,试设计该均匀送风风道,并确定风道总阻力损失/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1)给定侧孔的送风平均风速,计算静压速度和侧孔面积/设侧孔平均风速4/5m/s,孔口流量系数0/6,则/选择风口尺寸320*200mm/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2)为保持第一个侧孔的气流出流角600,根据这个原则来确定断面1处的流速和断面尺寸/设/截面1-1面积/设风道高度不变,仅改变风道宽度,采用800600mm/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3)管段1-2的压力损失/根据B1H=800600mm,总风量1/8m3/h,查附录6-3得/分流三通直通的局部阻力系数/总阻力/6/3 均匀送
26、风管道的设计计算/4)均匀送风管总阻力/均匀送风管分为6段,每一段认为阻力相等,则/6/3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5)末端6-6处的流速及断面尺寸计算/取断面尺寸:B6H=157600mm/返回/6/4 风道内的压力分布/空气在风道中流动时,由于风道内阻力和流速的变化,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下面通过图6/14所示的单风机通风系统风道内的压力分布图来定性分析风道内空气的压力分布/压力分布图的绘制方法是取一坐标轴,将大气压力作为零点,标出各断面的全压和静压值,将各点的全压、静压分别连接起来,即可得出。图中全压和静压的差值即为动压/系统停止工作时,通风机不运行,风道内空气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27、任一点的压力均等于大气压力,此时,整个系统的静压、动压和全压都等于零/6/4 风道内的压力分布/系统工作时,通风机投入运行,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开始流动,此时,空气在风道中流动时所产生的能量损失由通风机的动力来克服/6/4 风道内的压力分布/流动规律/1、风机的风压等于风机的进口和出口的全压差,或者说等于风道的阻力以及出口动压损失之和/2、风机吸入段的全压和静压均为负值,在风机入口处负压最大;风机压出段的全压和静压一般为正值,在风机出口处正压最大/3、各并联支管的阻力是相等的,如果设计时各支管的阻力不相等,在实际运行中,各支管会按照其阻力特性自动平衡,同时改变设计的流量分配/返回/6/5 风道设计
28、中的有关问题/一、通风系统的划分/由于建筑物内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送排风要求,或面积较大、送排风点较多,为了运行管理,常需分设多个系统,通常一台风机与其联系在一起的管道及设备构成一个系统。系统的划分应当本着运行维护方便,经济可靠为主要原则系统划分的原则是/1、排出含有水蒸气的气体,不能和排除粉尘的气体合用一个系统,以防止粉尘粘结而堵塞风管/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或粉尘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形成***害更大、腐蚀性的混合物或化合物,不能合为一个系统/3、使用时间不同的,不能合为一个系统,以减少运行消耗;同一生产流程、同时工作的排气点相距不远时,宜合设一个系统/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6/5
29、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4、同时工作但有害物种类不同的排气点,当工艺允许不同的有害物混合回收或回收无价值时,可合设一个系统,否则应分设系统/5、排气点距离太远的,不能合为一个系统,以减少投资/6、有腐蚀性的气体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7、散发剧***物质的房间和设备,应单独设置排放系统/8、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爆物资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二、风道系统的布置/风管的布置应与建筑、生产工艺密切配合,满足工艺操作、维修和美观的要求/1、风管尽量短、顺、直/2、根据需要,风道可以采用明装或暗装,暗装不影响美观,但投资高/3、除尘系统的风道宜采
30、用明设的圆形钢板风道,应垂直或倾斜敷设,风道与水平面夹角要大于粉尘的安息角,否则要采取措施,提高速速、在易积灰处设密闭的清灰孔等,防止粉尘堆积/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4、粉尘风道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细矿尘、木材粉尘 80mm 较粗粉尘、木屑 100mm 粗粉尘、粗刨花 130mm/5、当输送的气体含有蒸汽和水滴时,应该有不小于0/005的坡度,并在风管的低处和风机的底部设置水封,注意水封高度要满足运行的需要/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6、风管上要设置必须的调节和测量装置,其位置应该在便于操作和观测的地方/7、与风机或振动设备连接的管道,应设如帆布、橡胶制作的软接头,以减少风
31、机或振动设备对管道的影响/8、输送高温气体的风道内应采用热补偿措施/9、风道穿墙时要采用软材料填充/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三、风道形状、材料和截面尺寸/1、形状/1)矩形:应用较多,主要特点:制作简单,节省安装空间,容易与建筑结构配合、美观,但材料消耗大,阻力高,强度低/2)圆形:材料消耗少,阻力小,强度大,但占空间大,不易与建筑结构配合,美观性差,制作较困难/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3、材料/风管材料要求坚固耐用、表面光滑、防腐蚀性好、易于制造和安装,且内表面不产生脱落等特点/主要有:钢板、硬聚***乙烯板、胶合板、玻璃钢、砖、混凝土等/通风管道宜采用钢板制作,当输送腐蚀性或潮湿气
32、体时,通风管道、风机及配件均应做防腐处理或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的风道,但非金属材料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并应保证风管的坚固和严密性。砖、混凝土风道主要用于和建筑配合的场合,多用于公共建筑/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3、截面尺寸/常用的有矩形和圆形两种断面,圆风管强度大、阻力小、节省材料、保温方便、但构件制作较困难,不易与建筑、结构配合。矩形风管在民用建筑、低速风管系统方面应用更多些。为了避免矩形风道阻力过大,其宽高比宜小于4 ,最大不应超过10,在建筑空间允许的条件下,愈接近1愈好/6/5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四、管道阀门/通风空调系统中的阀门主要用于启动风机、关闭风道、风口,调节管道内空气量,
33、平衡阻力以及在防排烟中控制火灾烟气等使用。风阀安装于风机出口的风道上、主干风道上、分支风道上或空气分布器之前等位置。常用的阀门有蝶阀、多叶调节阀、插板阀、止回阀、防火阀、排烟防火阀/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1)蝶阀如图所示,多用于风道分支处或空气分布器前端。转动阀板的角度即可改变空气流量。蝶阀使用较为方便,但严密性较差/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2)调节阀/调节阀如图所示,一般用于空调、通风系统管道中,用来调节支管的风量。该阀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电动可以自动控制调节风量与自控系统配套/a)手动调节阀; (b)电动调节阀/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3)插板阀如图所示,多用于风机出口
34、或主干风道处作开关。通过拉动手柄来调整插板的位置即可改变风道的空气流量,其调节效果好,但占用空间大/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4)止回阀如图所示,安装在空调、通风系统风道内,保证在风机停止运行时,防止气流倒流。使用止回阀时风道内的风速应大于8m/s/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5)防火阀如图所示,是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安全装置,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立即关闭,切断气流,避免火灾从风道中传播蔓延。防火阀其关闭方式采用温感易熔件,易熔件熔断点70。当火灾发生时,气温升高,达到熔点,易熔片熔化断开,阀板自行关闭,将系统气流切断/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6)排烟防火阀如图所示,由阀体、排烟阀操作器
35、、280温感装置、开启弹簧和关闭弹簧等部分组成。一般安装在排烟管道上,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手动开启或接到消防中心信号依靠开启弹簧阀门开启进行排烟,一旦排烟管中温度达到280时,280温感装置动作,依靠关闭弹簧将阀门关闭起防火作用/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五、保温/在通风空调系统中,为提高冷、热量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冷、热损失,保证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参数,应对通风空调风道进行保温。此外,当风道送冷风时,其表面温度可能低于或等于周围空气的***温度,使其表面结露,加速传热,同时也对风道造成一定腐蚀,基于此也应对风道进行保温/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1、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主要有软木、聚苯乙烯
36、泡沫塑料(通常为阻燃型)、超细玻璃棉、玻璃纤维保温板、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石板等,导热系数大都在0/12W/(m)以内,保温风管的传热系数一般控制在1/84 W/(m)以内/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2、结构/通常保温结构有四层: (1)防腐层:涂防腐漆或沥青; (2)保温层:粘贴、捆扎、用保温钉固定; (3)防潮层:包塑料布、油毛毡、铝箔或刷沥青,以防潮湿空气或水分进入保温层内,破坏保温层或在其内部结露,降低保温效果; (4)保护层:室内可用玻璃布、塑料布、木版、聚合板等作保护,室外管道应用镀锌铁皮或铁丝网水泥作保护/6/5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六、通风系统的防火防爆/1、当排出的气体中含
37、有易燃、易爆物质时,应有防爆措施/1)加大排风量,减少可燃物浓度; (2)风机选用防爆型 (3)在系统中设防爆门 (4)管道及设备应接地,防止静电放电引起火花/2、排出有燃烧或***危险的气体、粉尘和容易起火的碎屑时,通风设备与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造/返回/6/6 通风空调施工图/通风空调系统施工图包括目录、设计施工说明、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详图及主要设备材料表等。 为了查阅方便,施工图中应有图纸目录。图纸目录包括图纸的组成、名称、张数、图纸顺序等/1)设计施工说明 设计主要参数、主要设计气象资料和通风空调房间的设计条件; 通风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组成; 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 风管、风阀与
38、防火阀安装使用说明; 管道、设备的防腐及保温做法; 设备的调试与试运行/一、通风空调施工图的组成/6/6 通风空调施工图/2)平面图 平面图表示通风空调设备、管道的平面布置及与建筑物的尺寸关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风机、电动机等设备的位置、形状轮廓及设备型号; 空调机组、风管、风口、调节阀等设备与部件的定位尺寸、风管尺寸,用符号注明送、回风口的空气流动方向; 剖面图的剖面位置及其编号/6/6 通风空调施工图/3)剖面图 剖面图主要反映管道及设备在垂直方向的布置及尺寸关系,横纵向管道的连接,管道、附件和设备的标高等/4)系统图 系统图主要表示管道在空间的布置及交叉情况,它可以直观地反映管道之间的上
39、下、前后、左右关系。图中应注有通风空调系统的编号、管道断面尺寸、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等/6/6 通风空调施工图/5)详图 详图主要表示管道、构件的加工制作及设备安装要求等,如通风空调管件的展开下料,管道吊、托、支架制作,管道的保温,风机减振基础等设备的安装。常可选用国家标准图。 设备材料表应明确设备、附件的型号规格、主要性能参数及数量以及材料的性能要求、数量等/6/6 通风空调施工图/二、通风空调施工图的绘制要求/绘制施工图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它直接体现设计者成果,也施工的主要依据。施工图的图幅、标题栏、线条、符号、尺寸标注、文字、比例、系统与设备的表达方式等要严格符合有关规定、统一技术条例及制图规定,图面表达与计算要一致,施工图的深度应能保证通风空调系统施工质量/6/6 通风空调施工图/用于通风空调系统设计的建筑平面图,应用细实线绘出建筑轮廓线和与通风空调有关的门、窗、梁、柱、平台等建筑构配件,并标明相应定位轴线编号、房间名称、平面标高。常采用绘图比例为1:100/1)平面图 管道和设备布置平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按假想除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