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思想观念之旅
我先是在喜马拉雅上听了刘擎老师的“西方现代思想史”,随后买了书,用摘抄的方式捋了一遍。这书于我而言,明目醒脑。
我第一次将自己放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自我理解”。我的迷茫、焦虑、苦寻的生命意义……即是我个人的,也是时代的。既然这样,也就释然了些。
我就这点出息——只关心自己。宏大的东西,我的脑袋装不下。
“现代”是在时间上与过去的划分。曾经的时代如四季般周而复始,而现代像一条河流奔流向前不复还。那厚古薄今念念不忘过去于我们而言,是否明智?它的借鉴性还可靠吗?
我想现代人之所以怀念曾经的时代,可能是想抓取某种“稳定性”。无论如何,曾经的人们相信冥冥中那个神乎其神的唯一的最高的“道”的存在。无论能不能得“道”,都走在寻“道”的路上,总是安心的。殊途同归,万象归一。而现代社会告诉你,那是幻相。
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并没有个序列上先来后到,高低之分,纷烦吵闹。“我喜欢”口号般将个人主义的大旗摇得迎风张扬。而这个“我喜欢”是无根之木,是善变的。人便飘了,迷茫了,虚无了。
曾经那些伟大的,高尚的,值得为其生,为其死的信仰退隐而去。现代人将工具理性追寻得淋漓尽致,“金钱”成了手段也成了目的,成了当下的烟火气也成了诗与远方。而价值理性(生命的意义等)依然站在风凌乱。现代人的生活平庸而狭隘,快乐渺小粗糙,幸福软绵无力。但这又是现代人所不甘的。
现代社会将人从“天人合一”相嵌式生存模式中抽离出来,作为一个***的整体,与自然相对而望。并用“理性”亲近自然、研究自然、征服自然。人类用“理性”给世界祛了魅,上帝死了,信仰崩塌了。人类获得了大***,也是大放逐。
在人人都是上帝的现代,自我主义膨胀到了“唯我论”,成为一种排它性的存在。这又成为了现代人的困境。而人终是在与他人与自我的对话中构建自己的。人无法自我构建。人一出生就淹没在早已先他而存在的巨大的背景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清这个背景对他的塑造性,也看到了作为个体的独特性。而这个独特性一直保持着***,摆脱枷锁,摆脱囚禁、摆脱他人的奴役……个体成为背景之上绽开的一朵鲜活的小花。是迷人的。
***,或轻盈或沉重地出现在现代人面前,不知如何是好?萨特说“自为”——你生来就是***的,你想成为什么,自我创造吧。而伯林在“积极***”、“消极***”间警醒人们不要被“概念魔术”所蒙蔽——假***之名行反***之实。
***就是自我负责,这可能成为了泰勒所说的“本真性”中的“道德理想”,这或许就是人们追求的内在而非外在强迫性的“道德底线”。并在此基础上消解现代社会官僚制度将人“非人化”之后的恐怖。消解官僚制度对人的排他性,将“人”排除在人之外成为“局外人” 的***与存在。消除艾希曼这样实行“最终方案”***犹太人,只视为“服从命令”的现代性极端的平庸之恶。
所以,现代人追求的生命的意义,何求?可能演变成了一场个人的叙事,自我生命的讲述。每个人都是苍穹上繁星一点,或明或暗,星星点点,构成了现代文明的璀璨。不必伟大如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