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造就张三丰的文化渊源
提起道人张三丰,我们立刻会想起武当山、太极拳、一代宗师等这些神秘的名称。他曾来过我们这里,曾在方城炼真宫潜心***过,这些却鲜为人知。
要全面了解张三丰其人,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公元前516年, 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守关***尹喜,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一天夜晚,尹喜***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其长三***,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尹喜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老子画像
七月十二日午后,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尹喜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
于是他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尹喜叩见圣人!”
尹喜诚心挽留老子,恳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千古名篇、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
尹喜就此辞官归隐,访遍名山大川,最后在武当山落脚, 老子传二祖尹喜而开隐仙派。
三祖:***子(东晋人)→四祖:陈抟(唐宋时人)→五祖:火龙先生(贾得升,北宋)→六祖:张三丰(南宋人)
其中,陈抟被后世道教视为老子、庄子之后第一人,尊称“陈抟老祖”,是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活了118岁。
一本《周易》,陈抟读得滚瓜烂熟。今天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就是陈抟第一个传出的。据说他参透了《周易》,通晓八卦大意,在睡梦中画出来***阳太极图。
他嗜睡如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睡仙”,经常闭门睡卧,往往累月不起。
睡仙陈抟雕塑
关于他的睡仙功,相传有五位老先生来问他《周易》八卦大义,陈抟就传授给他们听。
因见他们颜面如玉,陈抟便向他们求教保养的秘诀。五位老先生就把蛰伏法传给了他。
蛰伏法,就是模仿龟蛇一类动物入冬后蛰伏不食的方法。陈抟得了这种方法,就能辟谷了,有时一睡就几个月不起。
这五位老先生,就是传说日月池中的五条龙。
赵匡胤与陈抟老祖下棋亭
据传赵匡胤和陈抟下棋,把华山输给陈抟,所以有“自古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说法。
这个传说真实性有待考证,但陈抟参与了赵氏兄弟的***,赵匡胤曾用道家的符命为自己制造夺权***,还争取到地方群众对赵匡胤的支持。
可以说, 陈抟是赵氏兄弟的夺权兵变的元老之一。但不居功自傲,而退隐***,才成就了陈抟老祖。
张三丰师从陈抟的***火龙真人,道家内丹祖师和道家拳术祖师,是丹道***的集大成者。
在介绍道人张三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聊聊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家的发展。
道教最早可追溯于上古时期的崇敬自然与鬼神,从最早的人神沟通的占卜等多种方术,逐渐演变成殷周时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尤以道、儒、墨为显学,且当时的***阳家、神仙家的大兴,对后世历史文化有巨大的影响。
东汉时,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五斗米道,把儒家的敬天与百姓法祖总结汇集,并加入其它诸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个崭新的宗教,名为道教。
《道德经》
道教早期的主要思想,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易经》。
唐朝时,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玄宗积极推动道教内部***,使道教发展到全盛。
细读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秘密:每当统治者以“黄老学说”作为指导思想时,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垂拱而治,就会“天下自正”,生产恢复发展,经济繁荣发达,出现太平盛世。
而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与西方“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思想,不谋而合。
道教征服自然的精神,追求突破生命极限的方术实践,不断推动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道教术数学与古代数学有不解之缘,也在光学、磁学、声学、天文学领域颇有建树。
四大发明中,***源自道士炼制外丹,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也和道教密切联系。
道教在炼丹实践中促进了冶炼技术的发展,道士为实现“御风而行”推动了机械制造的进步。
道士炼丹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炼丹术西传到欧洲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
道教为酒、水泥、颜料的制造做出了贡献,豆腐是淮南王炼丹的产物。
道教为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久视而极大地推动了医药学、养生学的发展。
太极图
鲁迅曾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
再说老子出函谷关,《史记》上说而后西去,不知其所终。
据《三国志·魏志》记载:“《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老子***,别号合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后汉书》也有记载,故而有《老子化胡经》。
老子化胡而去,宏通大道,以自然之气作三法:第一个是“太上无极大道”,第二个是“无上正真之道”,第三个是“太平清约之道”。
西行传道,开化全球80余国国王及诸羗酉部落。佛祖释迦牟尼也是老子的***。
老子传给孔子“太平清约之道”,建立儒家学说。
因此,“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张三丰画像
道人张三丰把“儒家修养的人道,仙家***的仙道”二者联系起来,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
他巧妙地把道家的内炼思想同儒家的道德学说合在一起,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其思想道儒融合略论佛教,道教思想甚纯。
好了,我们了解了张三丰的信仰和他的祖师们,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张三丰的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他和民间、影视无限的神话、虚构有多大出入?
下期我们将一起寻找历史的遗迹,走近道人张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