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234年,金朝的两位末代皇帝:金哀宗和金末帝相继丧生,金国***。之后不久,南宋和蒙古之间拉开了蒙宋战争的序幕,很多历史爱好者为南宋的败亡感到惋惜,那么,南宋在和蒙元对峙的时候,是否存在***之道?
答案当然是没有的。
1、南宋的心理准备
早在金朝后期,金哀宗面对金朝即将***的现实,也预判了南宋的命运:即金***以后,南宋必将***。因为金哀宗在这之前也了解到,蒙古人在西亚、中亚灭掉了太多的国家。所以金***后,蒙古未必愿意和南宋和平共处。
后世历史提到南宋后期,认为南宋后期朝政***、君昏臣***、文恬武嬉。当然这个评价也确实符合南宋后期的客观情况,但是,这不代表南宋君臣是傻子。实际上早在宋孝宗时期,金国正处于高光时刻的时候,宋孝宗和大臣就认为:如果联合鞑靼(蒙古前身)打击金国,很可能引狼入室。所以在蒙金交战初期,南宋朝廷对蒙古讨伐金国其实采取观望态度。只不过,想观望有时候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金朝皇帝在面对挡不住蒙古军南征的现实下,选择南征南宋。就这样,南宋被动卷入了蒙金战争。
到了金朝金哀宗在位后期,金的***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因此南宋朝廷做出了和蒙古一起夹击金国的决定。此时的金国所拥有的,除了一座蔡州城以外,就是一些零碎的散兵游勇。因此南宋很容易的捡了个大便宜:名义上成为了***金国的战胜国之一。
其实南宋朝廷也很清楚:金***了,但蒙古很可能成为南宋新的边患。基于这种想法:端平入洛发生了。
2、端平入洛的争议
所谓端平入洛,端平,指的是当时宋理宗的年号,入洛指的是南宋军利用蒙古军撤走的机会,夺取原本规划在蒙古汗国版图内的洛阳等地。
对于端平入洛,理论上说,是南宋方面不宣而战对蒙古动手的。所以在这引起了后世历史爱好者的争议。有的历史爱好者认为:即便南宋不去端平入洛,蒙宋之间的和平也不会长久,所以南宋倒是可以先下手为强。也有的历史爱好者认为:南宋不客观考虑自身的条件,主动进攻蒙古,结果引火烧身,实在可笑。总之争议很大。
但不管怎么说,客观现实就是:南宋理想挺丰满,但是现实很尴尬,南宋军没能实现预定的战略计划,反倒热闹了当时蒙古的窝阔台汗。于是蒙宋之间断断续续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争拉开序幕。
3、南宋的***之道
很多人对蒙宋战争存在一个较为僵化的认知:即认为南宋很软弱,而蒙古大军横扫欧亚,所以蒙宋战争,南宋的反抗不过是徒劳的。但其实这个认为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因为其实南宋想要获得一线生机,密码在于一个字:熬。
南宋和蒙古的战争,爆发于宋理宗时代。南宋熬死了蒙古的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这期间蒙古***经历过内乱。尤其是蒙哥汗去世后,蒙古还爆发了内战: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为了夺取汗位大打出手,最终忽必烈打败了阿里不哥,之后正式开启了元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元朝初年,其实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其实此时元宋对峙局面,和当年南北朝对峙局面颇为相似。如果南宋能够顶住元朝的进攻,熬到忽必烈去世以后,那么,南宋基本上可以和元处于长期对峙状态。因为忽必烈去世后,元朝君主更换频次极高,理论上是没有力量对外扩张的。